公司无忧网 > 公司运营 > 公司注销
栏目

公司注销的股东会决议(3个范本)

发布时间:2024-11-25 热度:80

【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3篇优质的的股东会决议公司注销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公司注销的股东会决议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公司注销的股东会决议

【第1篇】公司注销的股东会决议

一、

1、注销前看看你们有需要开具给别人的发票什么的,开完了;

2、然后税务注销,税务注销在电子税务局注销即可,里面有税务申报、清算交税等,但是还需要去税局窗口填表;

3、让税局或者电子税务局自行下载(税务注销预检-未结事项告知书)

4、然后工商注销;

5、在银行注销前,把账上资金按入股比例给到股东即可;

6、公安局公章等注销;

7、在集团门户缴销公章报备完毕;

基本这些;

首先先和税务局确认是否税务登记,如没有登记,直接工商注销。江苏省的公司,先在江苏电子税务局走注销流程,最后完成税务注销(清税证明)在去工商注销。

二、注销所需资料(一般注销)

1、柜台领取: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注销社保联系单(有社保的需先办理社保注销)、相关申请表;

2、企业自备:注销申请、股东会决议、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最近一期财务报表、最近企业企业所得税季报表、公章;

3、所属期内应申报的项目自己先申报完,申报当期及当年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办理路径:首页-搜索“财务报表月(季)读申报”、财务报表申报-申报;

操作申明:在申报季度、年度财务报表时,系统所属期为上季度或上年度,可手动改所属期;

4、发票自己验旧后在注销税控盘(空白发票先作废再验旧;未作废的空白发票若丢失须登报,带着报纸);

5、办理过出口备案的,先将出口相关清理完并电子税务局申请撤回备案,再注销税控盘(未抵减、未调库、欠退税都需为0)

6、有退税的,先办理退税,税款到账后在办理注销;

7、老税号的需将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原件上交;新税号的三证合一不需要;

8、有房土两税的,须提供租赁合同复印件:集体推地,电子税务局终止税源后再办理注销:国有土地,需交接完后再电子税务局终止税源后再注销(专管员出具核查报告);

9、房地产开发企业:需向市局核对该企业开发项目的清算状态)(土地增值税清算申报-电子税务局自行申报)

三、空白发票丢失处罚:

税务局一般会处以50/张罚款,简单处理是罚款2000元;

【第2篇】注销公司的股东会决议

今日精选

nov . 2021

在实践中,许多公司为躲避债务,在注销过程中不清算或者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

当公司发生破产、兼并收购或公司内部解散等情形时,公司需要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终止公司法人资格。符合法定注销条件的企业,向登记机关申请,并经过清算程序后,登记机关作出准予注销登记,公司的法人资格就此终结。

公司注销前应当清算全部债权债务关系,如果公司注销不清算或以虚假清算报告注销公司,导致公司债务未完全清偿的,在公司法人资格灭失后,债权人应当向谁主张呢?

01

案例导读

经典案例

a公司与b公司就布料加工发生业务往来,a公司为b公司加工布料,b公司支付了部分加工费,但仍拖欠部分货款。经协商,a公司与b公司签订《付款协议》,双方对账确认债务后,b公司保证继续清偿剩余债务,b公司法定代表人甲在落款处签字。

半年后,因b公司未清偿债务,a公司向法院起诉。

在a公司起诉期间,b公司股东甲和乙召开股东会并作出股东会决议,载明因经营不善的原因,决定解散b公司,成立甲为负责人,甲和乙为成员的清算组,对公司的财产进行清算。

b公司于省级报纸刊登清算公告并作出有关公司注销登记的股东会决议。清算组提交《清算报告》载明,公司债务已全部清偿完毕,若有未了事宜,股东愿意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继续承担责任,清算组已于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了所有债权人。

最终b公司经核准注销。

法院认为:甲和乙作为公司股东及清算组成员在明知存在合法债权人的情况下,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虚假清算报告申请公司注销,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违反法律规定,应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的清偿、赔偿责任。

02

注销不清算或虚假清算,股东应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依法清算是公司注销的法定前置程序。公司经股东会决议解散后,应当及时成立清算组,清算组在清算过程中应当同时履行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和在报纸上刊登公告的法定义务。

但在实践中,许多公司为躲避债务,在注销过程中不清算或者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股东滥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违法进行清算的行为将直接导致公司债权人因债务清偿主体消灭而无法主张债权,股东应依法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另外,公司在办理注销登记时,工商登记部门均要求公司股东承诺:“公司债务已清偿完毕,若有未了事宜,股东愿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承担责任”。公司注销不清算或以虚假清算报告注销公司的,作为债权人仍然可以依据股东所作的承诺,追究股东的法律责任。

03

实操指引

(一)做好事前风险预防,警惕债务人经营异常情况

对于尚未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债权人除日常催款外,还应定期检查、确认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如发生停止经营、大量辞退员工等情况时,需要确认债务人是否发生经营困难,或是准备注销公司。

债权人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债务人是否存在清算或简易注销等情况,如发现债务人正在进行清算或简易注销,可以及时申报债权或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工商登记部门提出异议。

如确认通过诉讼途径维权的,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或诉中保全,查封、冻结债务人名下财产,并申请限制债务人办理工商变更或注销登记。

(二)公司注销后主动维权,追究股东责任

对于已经注销的债务人,可以委托律师向工商登记部门调取债务人公司档案资料,确定债务人的清算情况,并以此确立诉讼思路,向未清算即注销的公司股东或提供虚假清算报告的清算组成员追究相应的赔偿责任。

相关法规 丨 regulations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第十一条 公司清算时,清算组应当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书面通知全体已知债权人,并根据公司规模和营业地域范围在全国或者公司注册登记地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进行公告。

清算组未按照前款规定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债权人主张清算组成员对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第十二条 公司清算时,债权人对清算组核定的债权有异议的,可以要求清算组重新核定。清算组不予重新核定,或者债权人对重新核定的债权仍有异议,债权人以公司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十三条 债权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申报债权,在公司清算程序终结前补充申报的,清算组应予登记。

公司清算程序终结,是指清算报告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完毕。

第十五条 公司自行清算的,清算方案应当报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确认;人民法院组织清算的,清算方案应当报人民法院确认。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清算组不得执行。

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公司、股东、董事、公司其他利害关系人或者债权人主张清算组成员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第十八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债权人主张其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上述情形系实际控制人原因造成,债权人主张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第十九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第二十条 公司解散应当在依法清算完毕后,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第3篇】公司注销的股东会决议范本

“股东除名”一般是指公司在特定的事由出现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剥夺不履行出资义务股东的股东资格,并且不需要征求被除名股东的意见,公司可以直接做出决定。

我国现行《公司法》并未明确规定股东除名制度,实务中主要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的规定对有限公司股东除名行为的适用条件和程序作出规定,在实践中亦以此作为解除股东资格的裁判依据。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依上述规定可知,股东除名是从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合理履行催告程序、股东除名决议程序合法三个依次递进的条件来实施的,这是当前司法实践中公认的三个条件。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前置催告程序和股东除名决议表决程序进行研析。

一、关于股东除名决议的前置程序

依《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规定,股东除名决议的作出应合理履行法定的前置程序也就是催告程序,即使股东已经符合法定除名事由,公司仍要通过催告方式,催告股东在合理期限内缴纳或者返还出资,给予股东以补足出资义务的机会。催告的内容通常包括出资问题、主动解决要求及期限、不利后果等。

对于催告的方式,现行法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以书面形式进行催告为宜,且一定要通过合理的方式送达拟被除名股东。这是从后期可能生发的诉讼便于举证的角度来考量的,如果公司无法取得被催告股东签收回执时,公司可通过快递方式向股东有效地址寄送催告函件,在邮寄时,要注意规范填写快递单(标清催告文件标题,文字要明确体现催告缴纳或返还出资的意思),并保留快递单据及签收记录。

对于催告的合理期限,虽然现行法律亦无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亦有不同标准。笔者认为,通常而言,根据股东出资额的多少,结合公司的人合性属性和公司稳定发展的角度,建议给予不少于30天的履行期限,比较合理。如果期限过短,有滥用股东控制地位或故意设置履行障碍之嫌;如果期限过长,则缺乏效率。

另外,2023年12月24日公布的《公司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以下称“修订草案”),第四十六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对股东的出资情况进行核查,发现股东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或者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所认缴的出资额的,应当向该股东发出书面催缴书,催缴出资。 公司依照前款规定催缴出资,可以载明缴纳出资的宽限期;宽限期自公司发出出资催缴书之日起,不得少于六十日。宽限期届满,股东仍未缴纳出资的,公司可以向该股东发出失权通知, 通知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出,自通知发出之日起,该股东丧失其未缴纳出资的股权。 依照前款规定丧失的股权,公司应当在六个月内依法转让, 或者相应减少注册资本并注销该股权。 ”条文明确应当给予瑕疵出资股东明确的催缴宽限期,且不得少于60日。与原《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仅笼统规定除名前置程序系催告缴纳来比较,显然,若修订草案正式实施,则更具操作性。

二、关于股东除名决议的表决程序

依上述规定,只有在经过催告后,股东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缴纳或返还出资的,公司才可以召开股东会审查、决议股东除名事项。公司以股东会决议方式解除股东资格,需要符合公司法以及公司章程有关股东会决议程序的要求。本文结合司法实践中的相关判例,对股东除名决议的表决程序中的几个争议问题进行归纳。

(一)关于股东除名决议是否应当通知拟被除名人的问题。

1、股东在除名之前,仍是公司股东,其有权参加股东会会议。

依《公司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全体股东;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股东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从上述规定来看,拟被除名股东在尚未被除名以前,其仍有权参加股东会的会议,有权对股东会会议的其他决议事项参与表决。即被除名股东只是对于其是否除名没有表决权,而不应排除其接受会议通知和参加会议的权利。且拟被除名股东有对股东除名决议提出异议的权利。

因此,股东除名决议应当通知拟被除名人并赋予其异议权。

需提醒的是,对于股东会会议的通知时间必须要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通知的内容中要包含解除股东资格的决议事项,否则便存在决议瑕疵而被拟除名人主张决议不成立。

2、司法裁判主流观点中,也认定公司应通知拟被除名人参加股东会会议,否则认定存在严重程序问题而无效。

(1)【案例一】:珠海公司与冯某、周某(2021)粤0403民初2669号一案中,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法院认为:“……股东会议应当按照公司章程或法律规定的方式通知应参会的全体股东,即便被除名的股东应当有权被通知、出席会议并进行申辩的权利,本案系争股东会议的召集程序违反了法律规定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存在重大程序瑕疵,导致案涉股东会决议无效。被告冯利凯辩称案涉股东会决议违反实体程序规定,作出的股东会决议无效,理据充分,本院予以采纳。”

(2)【案例二】:盈之美公司等与泛金公司(2018)京03民终468号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一案中,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公司不能以股东对会议审议事项有利害关系而不具有表决权为由,不通知其参加该会议的审议过程。本案中,……解除泛金公司股东资格的会议审议事项从未通知泛金公司及其委派董事,继而对未通知事项作出了董事会决议。故,案涉董事会决议存在严重程序问题。盈之美公司以被除名股东不享有表决权为由主张案涉董事会决议有效,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信。”

故此,笔者认为,股东除名决议应当通知拟被除名人,并赋予其异议权。

(二)关于拟被除名的股东是否享有表决权的问题。

现行《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并未对股东会决议如何表决作明确规定。而《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六条针对瑕疵出资股东权利的限制中,并未针对“表决权”的限制作出具体的规定。在实际司法实践中,最高法与各地法院针对被除名股东能否享有表决权也认定不一,有否定拟被除名股东享有表决权的判决,也有肯定拟被除名股东享有表决权的判例。那么,拟被除名股东能否参与表决?笔者认为,被除名股东对除名决议不应享有表决权:

1、参照相关立法精神,拟被除名股东不能参与表决。

虽然在立法层面,我们很难找到排除或限制股东除名决议中被除名股东表决权的依据。但,参照《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另,《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六条规定:“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该股东请求认定该限制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上述规定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股东除名决议中表决权是可被限制的权利,但是参照其立法精神,股东除名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股东的身份或资格的问题,该决议内容与拟被除名股东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其不应享有表决权。

2、司法裁判中主流观点亦支持被除名股东不享有表决权。

(1)【案例一】:张某某、臧某某公司(2018)最高法民再328号一案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被除名的股东不享有表决权,主要理由为:一是股权来自于出资,在拟被除名股东没有任何出资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的情况下,其不应享有股权,自然也不享有表决权;二是除名权是形成权,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公司即享有单方面解除未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全部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的权利。如果认为被除名的大股东仍然享有表决权的话,那么“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的规定将会被虚置,失去其意义。故张某某不享有表决权。”

(2)【案例二】:聚涞公司与郭某(2021)豫民终8685号一案中,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关于被除名股东是否具有表决权的问题。本院认为,公司为消除不履行义务的股东对公司和其他股东所产生不利影响而对其采取除名决议时,因该表决事项与拟除名股东存在利害关系,该股东不得就其持有的股权行使表决权。本案在排除郭某所持35%表决权后,宋某主持并形成的股东会决议,即是以100%表决权通过对郭某股东除名,故涉案股东会决议的表决方式亦符合法律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综合以上,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被除名股东对除名决议不应享有表决权。

(三)关于股东除名决议应必须达到何种表决权比例的问题。

现行法律并没有就股东除名决议的表决作特别规定。《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根据上述规定,股东会的召开程序和表决方式要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才合法有效。

在司法实践中,除名决议的表决权通过比例仍存在较大争议。

在公司章程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对于表决比例问题,司法实践中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持有表决权的参会股东人数过半通过即可;二是持有二分之一以上表决权通过即可;三是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四是人数多数决与资本多数决的结合体,即符合有表决权股东人数过半且所持表决权比例同时过半。结合司法判例来看,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观点,若无特殊约定,因拟被除名的股东不享有表决权,且除名决议含有对股东除名的内容,涉及到对公司形式的变更,故应当经除拟被除名股东之外的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本文在第二部分第一条中引用的张某某、臧某某(2018)最高法民再328号公司决议纠纷一案中,对此问题有明确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认为:“鉴于被除名股东张某某不享有表决权,该项决议应由剩余65%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多数通过才合法有效。而在决议解除张某某的股东资格时,李某某尚未被除名,属于有表决权的股东。但李某某既未参加此次股东会并行使表决权,亦未委托他人代为行使所持的35%表决权。...在此情形下,关于解除张某某股东资格的股东会决议仅有30%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未达到法定表决权比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第五条之规定,案涉股东会决议不成立。”

另,本文前面提及的聚涞公司与郭某(2021)豫民终8685号案例中,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从涉案股东会会议的表决方式和表决结果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三条及聚汽涞公司公司章程第十三条均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因涉案股东会决议中含有对股东除名的内容,涉及到对公司形式的变更,故该项决议只有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才合法有效。

还有一点,如果除名之后,公司作减资处理,在实际后续的工商变更登记实践中,在公司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变更登记时,也需要提交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的股东会决议,否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不予办理。因此,从便于后续股权处理的角度而言,除名决议也应达到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方可。

故,笔者认为,股东除名决议应必须达到的绝大多数表决权比例通过更容易被法院所采纳。

(四)关于股东除名决议中认缴而未实缴出资的股东和瑕疵出资股东作出的除名决议的效力问题。

1、关于认缴出资未届履行期的股东是否享有股东除名表决权的情形。

股东除名机制旨在以剥夺股东资格的方式,惩罚不诚信股东,防止不诚信股东对自己以及公司利益的损害,以维护公司和其他诚信股东的权利。而在实际除名过程中,是否要求其他诚信股东即参与表决的股东也必须是已经实缴出资的股东?现行《公司法》规定股东认缴出资制,对于原始股东而言,其与公司形成认缴出资协议,在出资期限尚未届至之前其都有抗辩履行的权利。2023年《九民会议纪要》对此亦做了进一步规定,第七条【表决权能否受限】规定:“股东认缴的出资未届履行期限,对未缴纳部分的出资是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表决权等问题,应当根据公司章程来确定。公司章程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认缴出资的比例确定……;也就是说,股东对未届履行期限的未缴纳部分的认缴出资享有表决权,即股东应按认缴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目前,在司法实务和理论届均认为,在公司章程未作规定情形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依据认缴比例而非实缴比例行使表决权。因此,未完全出资的原始股东在未被除名之前,仍享有股东除名决议的表决权。

【案例】(认缴但未实缴出资的股东有权表决):何某与江腾公司、刘某、周某(2021)新29民终1363号公司决议纠纷一案中,阿克苏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关于周某是否享有表决权的问题。1.依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周某虽未履行出资义务,但江腾公司并未以股东会决议的方式解除周某的股东资格。2.……何某和刘某也未按照决议约定的2023年9月30日前缴纳出资,亦无证据证实何某、刘某或他人收购周某持有的股权,故周某依然是江腾公司的股东,享有股东权益。”

2、关于虚假出资及其他存在根本违约的股东是否享有表决权的情形。

如果参与表决的股东本身为虚假出资或抽逃全部出资的瑕疵或其他存在根本性违约行为的出资股东,笔者认为,由于该股东本身亦非诚信股东,其行使股东除名决议表决权违背了股东除名制度的立法目的,该除名决议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极可能容易被认定为无效。且,公司是各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契约结合体,股东之间的关系应受契约的约束。虚假出资及其他存在根本违约的股东的违约行为使守约方利益受损,守约方股东理应受到救济,违约方股东也应得到惩罚。对于根本违约股东而言,被予以除名就是其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因此,笔者认为,其不应享有除名表决权,若赋予其除名其他股东的权利,将对公司经营与市场秩序造成破坏。

【案例1】(虚假出资的股东无权作出除名决议):刘某与凯瑞公司(2018)苏04民终1874号公司决议纠纷一案中,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中,凯瑞公司的所有股东在公司成立时存在通谋的故意,沆瀣一气,全部虚假出资,恶意侵害公司与债权人之权益。但就股东内部而言,没有所谓的合法权益与利益受损之说,也就谈不上权利救济,否则有悖于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公平诚信等法律原则。即洪某、洪某某无权通过召开股东会的形式,决议解除刘某的股东资格,除名决议的启动主体明显不合法。另一方面,从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区别来看,前者是指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出资义务,后者则是股东在履行出资义务之后,又将其出资取回。案涉股东除名决议认定刘某抽逃出资,事实上凯瑞公司包括刘某在内的所有股东在公司设立时均未履行出资义务,属于虚假出资,故该决议认定的内容亦有违客观事实。”

【案例2】(违约方股东无权作出除名表决):余某与吴某、粤惠公司(2020)粤19民终11525号公司决议效力纠纷一案中,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本院认为,前述法律虽未明确规定违约股东对其他抽逃全部出资或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的除名是否具有表决权,但基于违约股东的行为已严重损害公司利益和其他股东权益,若赋予违约方享有解除股东资格的权利,将对公司的经营乃至市场的秩序造成严重的破坏。《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赋予的是守约股东对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的股东的除名权,基于违约方的行为已严重损害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故不应赋予违约方对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股东的除名权。本案中,吴某同样存在抽逃全部出资的情形,就股东内部而言,并不存在其股东合法利益受损一说,因此吴某不能对此进行救济,否则将违背权利与义务一致、公平诚信的法律原则,即吴某无权通过召开股东会的形式,决议解除余某的股东资格……”

故,笔者认为,虚假出资及其他存在根本违约的股东不应享有除名决议的表决权。

三、小结

公司以股东会决议方式解除股东资格,除了需要具备《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规定的条件外,还需要符合公司法以及公司章程有关股东会决议程序的要求。在前置催告程序中要给予拟被除名股东以合理期限。且对于股东会会议的通知时间必须符合公司章程规定,通知的内容中要包含解除股东资格的决议事项;在决议表决程序方面,结合司法实践中的相关判例及主流观点,法院在以下几点基本形成了一致的审查标准和司法观点:一是股东除名决议中拟被除名的股东不享有表决权,但享有被通知并提出异议的权利;二是股东除名决议需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的,更易被法院所采纳;三是虚假出资及其他存在根本违约的股东不应享有除名决议的表决权。以上研析内容,可供参考。

《公司注销的股东会决议(3个范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本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