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无忧网 > 公司运营 > 税务知识
栏目

应纳税所得额什么意思(15个范本)

发布时间:2024-03-08 07:17:02 热度:58

【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15篇优质的应税务知识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应纳税所得额什么意思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应纳税所得额什么意思

【第1篇】应纳税所得额什么意思

一、所得额:

(一)、综合所得的所得额: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1、居民纳税人所得额:全年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0000元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

2、非居民纳税人所得额:非居民的工资薪金以每月收入额检查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经营所得所得额: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后的月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超过4000元,减除20%的费 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额。

(四) 、财产转让所得得额: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的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纳税所得额。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3%至45%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5%至35%的超额了累进税;

(三)、其他分类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总之 此次修订后的所得税法,整体降低纳税人的税负。

【第2篇】所得税费用与应纳税所得额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长得很像”的税收名词,例如: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那么它们有啥区别?今天我们带您一起来了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税务报丨综合编辑

责任编辑:宋淑娟 (010)61930016

【第3篇】小规模纳税人的应交税费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决策部署,更加便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时了解适用税费优惠政策,税务总局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费优惠政策进行了梳理,形成了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内容。今天带你了解:享受主体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费优惠政策有哪些↓

符合条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享受主体】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优惠内容】

自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45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享受条件】

1.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2.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超过15万元,但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未超过15万元的,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销售额免征增值税。

3.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是否可以享受上述免征增值税政策。

【政策依据】

1.《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11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2023年第5号)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

【享受主体】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优惠内容】

自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

【享受条件】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

【政策依据】

1.《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公告》(2023年第15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2023年第6号)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地方“六税两费”

【享受主体】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优惠内容】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宏观调控需要确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已依法享受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其他优惠政策的,可叠加享受此项优惠政策。

【享受条件】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宏观调控需要确定的税额幅度,享受税收优惠。

【政策依据】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10号)

符合条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

【享受主体】

符合条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优惠内容】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按季纳税6万元)的企业和非企业性单位提供的应税服务,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

【享受条件】

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按季纳税6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

【政策依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文化事业建设费政策及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25号)

摘自《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汇编》

【第4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一(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计算公式二(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关键点:年报时填写纳税调整明细表

【案例】

【第5篇】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取得应税所得、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境内企业或者组织,就其生产、经营的纯收益、所得额和其他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

(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

2.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3.独立计算盈亏。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

(四)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1.收入总额。

(1)生产、经营收入: (2)财产转让收入:(3)利息收入:(4)租赁收入;(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6)股息收入:(7)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逾期没收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纳入收入总额的其他几项收入。

(1)企事业单位技术性收入减免税均以主管税务部门批准的“技术性收入免税申请表”为依据,未经税务机关审批的所有收入,一律按非技术性收入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2)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并入收入总额予以征税,而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3)对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证券交易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当期损益,按规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不允许将从事证券交易的所得置于账外隐瞒不报。

(4)外贸企业由于实施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后因汇率并轨、汇率变动发生汇兑损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调整,按照直线法在5年内转入应纳税所得额。

(5)纳税人享受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以及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家另有文件指定专门用途的,都应并入企业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

(6)企业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的商品、产品的,均应作为收入处理;企业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节省的材料,如按合同规定留归企业所有,也应作为收入处理。

(7)企业取得的收入为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的,其收入额应参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或估定。

(8)企业依法清算时,其清算终了后的清算所得,应当依照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3.准予扣除的项目。

(1)成本。

(2)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税金。

(4)损失。

在确定纳税人的扣除项目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2)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

此外,税法允许下列项目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扣除:

(1)利息支出。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部分,准予扣除。

(2)计税工资。纳税人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按照计税工资扣除。

(3)纳税人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教育费,分别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2%、14%、1.5%计算扣除。

(4)捐赠。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扣除。

(5)业务招待费。

(6)保险基金。

(7)保险费用。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用,准予扣除。保险公司给予纳税人的无赔款优待,应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8)租赁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可以据实扣除。融资租赁发生的租赁费不得直接扣除。承租方支付的手续费,以及安装交付使用后支付的利息等可在支付时直接扣除。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私信【学习】即可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资料!还可以免费试学课程15天!

【第6篇】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的区别

ppp方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狭义上则强调政府通过商业的办法而非行政的办法,如在项目公司中占有股份来加强对项目公司的控制,以及与企业合作工程中的优势补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

目前,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较为认同的是广义的ppp,即将ppp认定为政府和企业合作的一系列模式的统称,包括bot、tot、pfi等模式,特别强调合作过程中政企双方的平等、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效率提高和保护公众利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由政府或社会资本发起,以政府发起为主。

物有所值评价是判断是否采取ppp模式代替政府传统投资运营方式提供公共服务项目的一种评价方式。物有所值评价应遵循真实、客观、公开的原则。

在中国境内拟采用ppp模式实施的项目,应在项目识别或准备阶段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通过评价后的项目,可进行财务承受能力论证。

定性评价分为基本指标和补充指标。基本指标包括全生命周期整合过程、风险识别与分配、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潜在竞争能力、政府机构能力大小、可融资性。补充指标包括项目规模大小、预期使用寿命长短、主要固定资产种类、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准确性、运营收入增长潜力、行业示范性。定量评价是通过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方净成本的现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进行比较。

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一般占公共预算支出比例不超过10%。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首日-各项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不征税收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企业的公益性捐款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25%;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税率20%;中小微企业所得税税率20%;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15%。

【第7篇】增值税应纳税额测算

#税务师考试##税1背记知识点#

(一)加计抵减(★★★)

1.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及加计抵减比例

(1)适用加计抵减的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2)加计抵减比例。

解题三步走:

第一,判断行业、销售额等是否符合加计抵减政策以及加计抵减比例。

第二,用“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乘以加计抵减比例计算出的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金额。

第三,特别留意“上期结转的加计抵减余额”和“当期加计抵减调减额”。

(二)留抵税额(★★★)

一般计税方法下: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上述公式如果出现负数,即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则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留抵税额”。留抵税额允许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因此,如果某一期间存在上期结转的留抵税额,则: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三)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制度(增量留抵退税)(2023年变化)(★★★)

自2023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1.留抵退税适用主体

小微企业:微型<100万元;小型<2000万元

制造业等六行业:中型 <1亿元;大型:除上述

2.留底退税条件

(1)小微企业、制造业,四个条件:

①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

②退税前36个月未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专票;

③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④2023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2)其他企业,五个条件:

①②③④+

⑤自2023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3.增量留抵税额

(1)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2023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留抵税额。

(2)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后,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4.存量留抵税额

(1)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或等于2023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的,存量留抵税额为2023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2023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的,存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2)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后,存量留抵税额为零。

5.留抵退税与免抵退税

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应先办理免抵退税。免抵退税办理完毕后,仍符合本公告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退还留抵税额;适用免退税办法的,相关进项税额不得用于退还留抵税额。

6.留抵退税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

纳税人自2023年4月1日起已取得留抵退税款的,不得再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纳税人可以在2023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纳税人自2023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3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退还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7.留抵退税的申请

纳税人可以选择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留抵退税,也可以选择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纳税人应在纳税申报期内,完成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后申请留抵退税。2023年4月至6月的留抵退税申请时间,延长至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

纳税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同时申请增量留抵退税和存量留抵退税。同时符合本公告第一条和第二条相关留抵退税政策的纳税人,可任意选择申请适用上述留抵退税政策。

8.留抵退税的其他规定

(1)纳税人取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应相应调减当期留抵税额。

如果发现纳税人存在留抵退税政策适用有误的情形,纳税人应在下个纳税申报期结束前缴回相关留抵退税款。

以虚增进项、虚假申报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留抵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2)适用本公告规定留抵退税政策的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的税收管理事项,继续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第8篇】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纾困发展有关增值税政策的公告》国家对困难行业进行了阶段性减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进项税加计10%抵扣,政策一直延续到2023年12月31日。对于此阶段性减税的账务处理,我们需要有一先了解一下知识:

1、此次阶段性减税属于政府补助范围;2、此次减税是减需要缴纳的增值税。而不是增加进项税;3、政府补助只有在确认能够享受的时候才进行账务处理;4、此次减税是阶段性的,逾期未享受则作废;5、综上原因,此次减税收益应当在实际发生减税是入账。

案例:甲企业是一般纳税人,从事现代服务业,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39号)相关规定,该企业可以享受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10%政策,2023年6月税款所属期销项税额9500元,当期认证进项税额9000元,当期因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用于不得抵扣增值税项目应进项税额转出200元,假设上期留抵税额为0,期初加计抵减余额为0。

1、计算实际享受的政府补助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9000*10%=900元

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200*10%=20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0+900-20=880元

本期纳税人抵减前应纳税额为700元,所以本期可实际抵减额为700元,结转下期抵减额为180元,本月增值税应纳税额为0。

2、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0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7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700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700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700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700

ps:结转到下期的抵扣额180元,只做备查,不必进行账务处理。如果政策到期仍未抵扣,直接作废即可。

【第9篇】应纳税个人所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总结)

(一)每次收入的确定

1.按次计算收入: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2.非按次计算收入:

(1)工资薪金所得:按月收入额计征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

(3)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按年

3.具体规定:

(1)劳务报酬所得,根据不同劳务项目的特点,分别规定为:

①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例如图纸设计)

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不能以每天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2)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具体可分为:

①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②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或者先出版,再在报刊上连载的,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③同一作品在出版和发表时,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合并计算为一次。

④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的,应与以前出版、发表时取得的稿酬合并计算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该次转让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支付的,将各笔收入相加为一次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4)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6)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7)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二)费用扣除标准

扣除方法

应税项目

定额扣除

工资薪金所得(3500元或4800元。)

核算

(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2)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3)财产转让所得

定额和定率扣除

(1)劳务报酬所得;(2)稿酬所得;(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4)财产租赁所得(每次800元或20%)

无扣除

(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偶然所得;(3)其他所得

(三)附加减除费用的范围: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四)应纳税所得额的其他规定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典型例题】2023年8月,李某出版小说一本取得稿酬80000元,从中拿出20000元通过国家机关捐赠给受灾地区。李某8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

a.6160元

b.6272元

c.8400元

d.8960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捐赠扣除限额=80000×(1-20%)×30%=19200元,实际发生20000元,应扣除19200元;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0000×(1-20%)-19200]×20%×(1-30%)=6272(元)

有财税问题就问解税宝,有财税难题就找解税宝!

【第10篇】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说明: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中关村、东湖、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在国务院批准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文化企业,符合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相关条件的,经认定可享受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税前扣除政策。

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税收扣除率

【第11篇】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税务机关的重拳出击之下,公众人物“阴阳合同、少缴瞒报、隐匿个人收入、虚假申报偷逃税款”这些投机取巧的手段浮出水面,一方面反映出公众人物法律意识淡薄,利欲熏心的思想作祟,挑战法律底线;另一方面这些行为对社会道德、法治带来强烈的冲击。明星偷逃税款被处罚为社会大众敲起警钟,每个人都应该去做依法纳税的表率。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为国家各项职能的正常运转提供财力支持。同时,国家通过税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能够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宏观调控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具有示范作用的公众人物,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他们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社会风气,尤其对于粉丝的价值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网红或明星,本身就享受了时代红利,但仍出现少缴瞒报、逃税漏税的行为,贪得无厌,既挑战道德底线,更侵蚀法律权威。一方面,逃税数额从8亿到13亿,滋生了拜金主义,引发唯利是图的价值导向,同时瞒报逃税是一种失信行为,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众的价值观养成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头部主播和娱乐明星本就是超高收入人群和先富代表,这种偷逃税款的行为有特权思维作祟,不仅葬送个人的前途,更是逾越法律底线,破坏了社会公平,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影响法治建设。

首先,加强普法宣传。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任何偷税漏税者都难逃法律严惩。加大思想宣传,让公众认识到税收的重要性,了解法律的边界,让依法纳税成为自觉行为。其次,可以让明星担任纳税大使,坚守法律底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带头作用,为推进社会公平做出贡献。其次,加强监督管理。税务部门加强排查力度,定期开展全面深入的税务检查,依托大数据手段,以法治手段增大逃税成本,打消纳税人逃税念头的同时最大程度杜绝逃税避税可能。最后,企业加强税务管理。企业要依法依规缴税,同时,对于涉税风险,及时开展风险核查,自查自纠,打消纳税人逃税念头,规避逃税处罚的风险。

【第12篇】兼职律师收入8000元的应纳税额

❉附录:法官、检察官、律师收入对比大数据(2023年数据,供参考)

2023年9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试点方案》和《法官、检察官工资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这两项改革措施对法官、检察官来说是利好消息。

本报告结合以上背景消息,通过筛选全球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职业人员的工资情况,进行横向数据对比;通过对我国法官、检察官、律师这三类法律职业群体的收入进行纵向数据对比,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深入了解法律职业收入的全新视角。

一、法律职业概况

(一)全球法官、检察官、的收入情况

1.全球部分国家法官的收入情况

2.全球部分国家检察官的收入情况

3.全球部分国家律师的收入情况

如上述三份统计图表显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收入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在法官、检察官层面上,收入差距更是明显。据统计,我国法官、检察官的年平均收入为6.5万元,而在世界范围内,意大利、法国、德国法官检察官的年平均收入则分别达到了45.1万元、36.5万元及36.9万元,平均起来是我国法检工作者收入的6.08倍。

单从某一国家法检收入情况来看,各国对法检收入的差距并不太大,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法官和检察官的收入基本持平。英美法系中,除美国之外,各国的法检收入差距较小。

美国检察官收入与法官收入差距之所以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检察官的工作隶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其收入与普通公务人员收入一样,并无特殊之处。而尽管我国律师平均收入远高于法官和检察官,但在世界层面来看,我国律师的收入仍处于较低层面。

(二)我国法律职业概况

1.2023年法官、检察官及律师人数

据统计,截止到2023年,全国检察官人数突破15万人,法官人数则20余万人,注册执业律师人数为29.7万余人。

虽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人数在不停增加,但随着近几年经济疲软导致的各方纠纷案件的急剧增加,案多人少成了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共同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对法官而言,固定的工资与成倍积压的工作量之间出现严重断层,收入与付出之间差距逐渐拉大,更有因公牺牲在一线岗位上的法官事迹被报道而出……

在诸多因素的合力影响下,不少法官辞去公职,转而进入律师行业。

2.2023年不同从业方式的律师人数比

据统计,截止到2023年,全国注册律师人数达到29.7万人,但在律师队伍中,因从业方式的不同,各类型律师的数量也有所不同。具体而言,专职律师的人数达到总人数比重的90.98%,兼职律师则占3.73%,公职律师占2.54%,法律援助律师占2.2%,军队律师占0.56%。

3.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数比重

如图所示,当前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在各类具体履职年龄层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据统计,在35岁以下的年龄段,检察官人数占据的比例最大,有51.33%。在35-50岁的年龄段,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人数分布最多,法官为47.91%,检察官达到了44.31%,而律师则高达50.27%。在50岁以上年龄段,三种职业人数分布最少,多数情况主要是离、退休人员的返聘。

4.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人均办案数量

如图所示,法官的人均办案量最高,大约有107件,截至到2023年,我国法官人数大约20万,2012-2023年法院立案案件26809177件。法官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是我国的现状。

同时,我国检察官人数接近16万,2012-2023年检察院共受理案件113364件。检察院主要负责刑事案件的公诉和行政监督,一般不涉及民事诉讼,因此人均办案量仅有0.71件。

最后,我国律师在2012-2023年的人均办案量为30.49件,其中,代理最多的是民事诉讼。

二、我国不同法律职业的收入情况

(一)检察官、法官、律师的月平均工资对比

如图所示,在检察官、法官、律师的月平均工资对比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检察官与法官的月平均工资是持平的,而律师的月平均收入远远高于检察官和法官。

检察官和法官作为公务员体系的一员,一直都是按照公务员的工资制度进行工资发放,所以两者在月收入上基本持平,而律师的收入则是根据其所承办的案件的情况来决定的,由此造成了巨大的收入差距。

如检察官、法官、律师的月平均工资对比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出,月平均工资在6000元以内的法官和检察官的比例远远多于律师,而月工资6000元及以上尤其是8000元及以上的律师的比例远远多于检察官和法官。

根据以上两张月收入对比图我们可以看出,在法律这个行业当中,律师的收入要远远多于法官和检察官的收入。

虽然,会给予法官和检察官一定的补助和奖金,但是这些补助杯水车薪,不足以改善所有法官检察官整体收入偏低的事实。补助和奖金与地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法官、检察官的补助自然就高,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法官检察官的补助也是寥寥无几。相比于律师来说,一个法官每年处理的案件成百甚至上千,远远多于一个律师,巨大的工作量与较低的薪资形成反差,近年来,大量的法官流失,尤其是基层法官离开法院的很多,薪资较低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律师收入的具体情况

如图所示,专职律师的月均收入是最高的为12010元,公职律师的月均收入较高为8007元,而实习律师和律师助理的月收入则非常低,分别为2770元和3342元。不同律师的收入差别是很大的,甚至是几倍的差距。

在上图中则可以看出律师在不同收入档次所占的比例,约一半的律师收入是低于5000元的,而月收入在1万以上的律师占总数的1/5还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律师的收入差距很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而律师的资历则成为影响律师收入最主要的因素。

律师是个需要丰富社会阅历和广泛社会关系的职业,初入行的“小律师”往往因为资历不足、案源少收入并不高,而在业内有名气或从业时间长的“大律师”则由于经验丰富、社交圈广,这些律师往往有较多的案源,代理费也较高,所以他们的收入差距很大,但就总体来说,律师的收入是相对较高的。

目前我国的律师数量大概有29.7万,但是因为工作区域以及经济发展现状的差异,他们的收入差距较大且发展极度不平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律师收入最高的城市是北京、深圳和上海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而二线城市包括福建山东江苏等城市律师的收入虽然不是很高但总体差别不是很大。对比一线城市而言,我国的西部地区例如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律师的年收入很低。

导致这种差异的最为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东部城市的案件来源比较丰富且标的额比较大,所以收入相对而言就高点。而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案源较少,故而收入也就不是很多。这种不平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律师业务水平的参差不齐,从而影响到了法律服务的质量和各自的收入水平。

三、法律职业收入差异的影响

(一)专业人才流失

在与律师收入形成巨大反差的情况下,很多办案法官辞职进入律师行业,导致检察院、法院办案人员数量下降。案件多、人员少就成了法院、检察院的通病所在,而且律师转行进入司法机关工作不像法官转行进入律师行业那样简单。案件多、人手少的压力导致了司法机关办案难、办案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滋生司法腐败

在低收入的前提下,法官难免会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与律师进行“合作”,为律师提供有效的案件资源后从律师手里得到一定的“回报”。

离职法官当律师有两个腐败的“优势”,一是通过以前的资源揽案源,二是通过以前的关系影响判决。这些法官进入律师行业后,特殊的工作经历和人际关系背景,使他们不自觉地介入到诉讼中并且和现在任职的法官老同事、老朋友进行各种沟通,难免影响案件结果的公平公正。

要想减少出现以上问题,首先应该保证法官、检察官有合理的收入。从目前来看,提高法官、检察官的工资,建立健全工资增长制度是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最优秀的法官与一个最优秀的律师相比,在收入上总会相差甚远。

我们不可能仅仅只通过工资待遇去扭转法律人才逆向流动的局面。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拿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两者的收入作对比,而是要通过检察官、法官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工作量、责任大小去给他们提供一个合理的待遇。

其次要给法官、检察官提供一个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当司法体制改革能够为有良知、有正义感、有法律专业水准的法官、检察官提供广阔的职业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一次次地化解当事人的矛盾时,职业的荣誉感就可能高于物质上的工资收益。比如美国,法官的年薪也远不如律师,但做法官依然是律师心中的“梦”

【第13篇】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是税法学习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居民企业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更是每年综合题的必考内容。除此之外,各类考培教材还介绍了居民企业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

但是,由于编排问题,很多教材并没有清晰的介绍这些计算方法适用于哪类纳税人、适用于何种情形下应纳税额的计算。很多考生学完这部分内容之后,还是懵懵懂懂,为了从根本上理清思路,条理清晰的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本知识点,拾遗补阙、溯本清源。

敲黑板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该如何计算?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个内容,我们还要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分类开始说起。企业所得税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不了解这个内容的同学,可以复习一下下图的内容:

敲黑板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该如何计算?

一、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居民企业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作为征税对象。

1.查账征收

正常情况下,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适用查账征收方法计算,其计算方法如下:

敲黑板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该如何计算?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敲黑板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该如何计算?

2.核定征收

除了上述居民企业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查账征收方式之外,若企业未设置账簿或设置的账簿有问题,无法准确查账的话,可以采用核定征收方式纳税。

【链接】采用核定征收方式计征企业所得税的情形

(1)依法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法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居民企业采用核定征收方法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可以核定应税所得率或者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如果采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办法,可以分情况按收入额核定或按成本(费用)支出额核定。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二、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非居民企业需要进一步划分为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1.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1)查账征收

此类非居民企业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并应按照其实际履行的功能与承担的风险相匹配的原则,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据实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其计税方法与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致,并适用于境外所得税额抵免的政策(仅涉及直接缴纳境外所得税的抵免,不涉及间接负担境外税额的抵免)。其税款征收方法同样适用于查账征收方式,但是考培教材往往未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介绍。

(2)核定征收

若此类非居民企业若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准确计算并据实申报其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采取核定计税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时,只能核定利润率,不能直接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可以分情况按收入总额核定、按成本费用核定或按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核定。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含增值税)×经税务核定的利润率

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

应纳税所得额=经费支出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

和居民企业相比,核定方法多了按经费支出总额换算收入核定应纳税所得额。之所以存在此项差异,是由于非居民企业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常驻代表机构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只从事业务联络,不合算成本费用,只能按收入总额或经费支出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源泉扣缴)

对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的所得,应采用源泉扣缴方法计税。注意,此种情况下,并无核定计税的问题。

源泉扣缴方式下,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敲黑板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该如何计算?

三、总结

掌握上述内容之后,我们通过一张图整体回顾一下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敲黑板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该如何计算?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私信【学习】即可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资料!还可以免费试学课程15天!

【第14篇】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到底应该怎么选择

如何选择

注册好了一家公司,很多人在做税务登记时,被难住了,到底是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呢?

这直接影响着日后企业所要承担的纳税金额,甚至会影响未来业务的发展。

简单来说,公司投资规模大的话,年销售额大于500万就可以选择一般纳税人,如果公司规模不大,且刚刚成立,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因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

有啥区别

二者有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具增值税普票,而一般纳税人还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进项的专票可以进行抵扣税负。

所处行业

当然,具体选哪个还要看公司所处的行业。

增值税税负比较高的企业,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还有的行业比如软件企业,我国为了鼓励扶持这些行业,增值税超税负,可以享受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退税优惠最高可达到13%,如果所处行业使用这些优惠政策,就可以选择一般纳税人。

【第15篇】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经验不足,往往会遭遇很多的困难,阻扰前进的步伐,但是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解决个体户一个月超过多少要交税问题的关键,就很容易度过。下面就由企的宝财税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下。

一、2022个体缴税的标准是多少

1、销售商品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缴纳5%营业税。

2、同时按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附加教育费。

3、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

4、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免征。

个体工商户的核定征收包括:

1、核定征税是指纳税人会计账簿不完善、数据不完整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税务机关采取合理方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征收方式,简称核定征收。

2、经批准征收的税务机关一般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定期定额征收(以下简称定额征收)“定期定额”,亦称为“双定征收”是税务机关在一定经营时间内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分期征税的一种征收方式。

二、个体户税收新规定2022

1、2023年个体工商户最新优惠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的,月销售总额不超过15万元(一季度为一个纳税期,季度销售额不超过45万元)的,免征增值税2023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适用3%的应税销售收入,增值税按1%征收

2、个体户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3、个体工商户已缴纳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的,可以主动抵扣下个月的税款。当年不能抵扣的,可以在最终结算时办理退税;您也可以直接要求退还应减免的税款

4、从事农产品自产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农村合作社.农场属于免税行业

个体工商户税费的征收方式

1、定期定额征收也就是说,一定经营期间的营业额,由税务机关核定确定。主要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不符合《个体工商户账户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账簿标准,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和合伙企业

2、核定征收率也就是说,根据纳税人的收入,乘以批准的征收率,具体的征收率因地区和行业而异由此可见,从事个体经营者不仅工商登记简单,而且享受税收优惠活动,但个体经营者适合小规模家庭生产,不利于企业扩张,不能开设分支机构。

三、个体户月收入多少要交税

个体户收入5000元以上应纳税。根据有关规定,个体工商户按月纳税的,每月销售额为5万元至2万元,每次(日)销售额为300元至500元。未达到门槛的,免征增值税。

房地产销售的,门槛为10万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6万元。

四、2023年个体户都要交税吗

1、2023年个体户一般要交税。个体户在当地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相应的税务登记。个体户应当按照当地税务局的规定建立相应的账簿,并进行准确的记录和核算。地方税务机关有权对个体户进行审计,确认个体户正确纳税。

2、收到税务机关审核登记后颁发的税务登记证,确定明确的税务登记人员,按照当地税务管理制度的规定使用,并登记发票。按时向税务机关申报,按时提供税前登记的有关资料,并向税务局提交经营活动产生的发票和会计记录。

一般来说,在纳税申报环节,个体经营者应注意按照当地法律对税务机关进行自查和抽查。

3、2023年,个体户缴纳最新标准销售商品的增值税3%,提供服务的5%缴纳营业税。同时,城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

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四、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核定征收税款是指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完善,数据不完整,难以核对账目,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税务机关应当采取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称为核定征收。经批准征收的税务部门一般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定期定额征收,这是税务机关在一定营业时间内对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所得额和应纳税额进行核的一种征收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个体户一个月超过多少要交税的一些相关信息,以前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但并没有深刻去了解过,现在也是长知识了,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了解。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所写的个体户一个月超过多少要交税内容都是干货,你若喜欢,记得持续关注,以后小编发表的文章,兴许用的着。

总结:上述内容就是企的宝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的关于个体户一个月超过多少要交税(个体户一个月超过多少要交税2022)的详细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需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如需了解更多服务,请把您的联系方式私信告知我们

《应纳税所得额什么意思(15个范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本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