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20篇优质的理财公司运营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理财收入计入什么科目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理财收入计入投资收益这个科目里面,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得的收入(所发生的损失为负数),如企业对外投资取得股利收入、债券利息收入以及与其他单位联营所分得的利润等。
它既包括项目的销售收入又包括资产回收(即项目寿命期末回收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价值。投资可分为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两大类,人们平常所说的金融投资主要是指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基本分析、技术分析。
1、银行存款。如果在中小城市月收入有5千,每月还是会有剩余的。把这些剩余的工资存到银行也能产生一点收益。
2、银行理财产品。银行除了存款以外,还有一些风险较小的理财产品可以投资而且起购门槛也低,风险也小,收益率要略高于存款。
3、保险。意外在生活中是不可预知的,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就把保险考虑到理财范围内。如果遇到不测,保险能够提供部分保障,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带来的压力。
4、p2p网贷。现在网贷越来越火,手里有余钱可以找一些好一点的平台,做一些借贷。这个随收益要高于存款,但是有很大的风险。
5、国债逆回购。手里有闲置资金就可以投资,资金灵活性高,而且收益客观。风险小于网贷,略高于银行存款。
投资理财如何缴税
导读:
一、股票交易
二、基金交易
三、银行理财产品
四、保险
五、信托产品
六、国债利息收入
七、银行存款利息
八、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的特别说明
投资理财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关系税收的问题。那么,个人在进行投资理财如何缴税?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个总结归纳。
一、股票交易
股票交易获利的方法有两种,即股票转让赚取差价和股票发放股息
a. 股票转让
根据财税字〔1998〕061号规定:
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另根据财税〔2017〕78号规定:
“对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自2023年11月17日起至2023年12月4日止,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b. 股息红利
对于个人取得,在《关于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94〕089号)中明确,股份制企业在分配股息、红利时,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是指银行自行开发的理财产品(不包含银行存款)。投资者取得的该类投资收益实质上一种定期理财产品的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银行存款
财税[2008]132号中规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余额宝利息收入。对于居民个人余额宝的利息收入,目前税务局没有明确的文件。但在生活中,余额宝利息收入相当于我们居民个人的储蓄存款,目前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四、基金
公募基金:
a.基金交易
根据财税字〔1998〕55号规定:“对个人投资者买卖基金单位获得的差价收入,在对个人买卖股票的差价收入未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前,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b. 基金分红
根据财税字〔1998〕55号规定:“对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获得的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以及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和发行债券的企业在向基金派发股息、红利、利息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基金向个人投资者分配股息、红利、利息时,不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的设立分为公司型、合伙型以及契约型三类
个人投资者从公司型基金获得的收益,按20%的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合伙型基金盈利必须交税,但如果亏损却不弥补或抵扣。这非常不利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利用投资收益进行再投资。
契约型基金由受益人缴纳所得税,自然人作为信托基金投资人的,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五、信托产品
一般而言,信托产品用途是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个人所获取的收益应归属于“利息、股利、红利所得”,但根据财税〔2005〕107号规定:
“对证券投资基金从上市公司分配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扣缴义务人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减按5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另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因此,信托产品的纳税应注意投资人购买的是何种标的资产
如果信托产品是投资于国债及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其获取的利息应免征个人所得税。
六、国债利息收入
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国债的收益率根据期限不同略有不同,年收益率在3%-5%,在财务管理中被认定为无风险利率。国债具有收益率低、风险小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二项: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明确国债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七、保险
根据国税函〔1998〕54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未分配的投资者收益和个人人寿保险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对保险公司按投保金额,以银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支付给在保期内未出险的人寿保险保户的利息(或以其他名义支付的类似收入),按‘其他所得’应税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利息的保险公司代扣代缴。”
另根据财税〔2017〕3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保监会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规定:
“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2400元/年(200元/月)的限额扣除为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减除费用标准之外的扣除。”
目前对分红险支付的红利,是否缴纳个税,尚存争议。税务总局没有明确,部分地区要求征收。
八、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的特别说明
根据财税〔2017〕56号的规定,从2023年1月1日开始,资管计划是由管理人缴纳增值税,暂按3%征收率缴纳。
具体都包括哪些呢?
资管产品分了两大类,一类叫做贷款服务,另外一类叫做金融商品转让服务。贷款服务俗称把资金的使用权转让给别人,然后取得一个固定的资金回报,或者取得一个资金让渡使用权转化来的利息收入,叫做类贷款服务。
一个概念界定是保本产品和非保本产品。如果在合同中明确这个产品是保本的,保利息收入的,被认为风险比较小,类似于贷款服务,是要征收增值税的。如果在合同中没有明确是保本的,是非保本的,有可能本金会出现亏损的,被认为风险是比较大的,就不要求交税。
之前有投资人收到一些信托公司发给他们的通知,他们所购买的信托产品要收增值税了,投资者的收益可能要扣掉其中一部分。
举例说明:某产品收益率是8%,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为8%*3%。
我国的税法制度在金融投资行业虽然发展的很快,但仍有一些领域未作详细规定,这也给了投资人'合理避税'的机会。因此在投资理财的时候,需要多了解一些税收的知识,避免'无意识'情况下违反了相关的规定。
单位购入的银行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利率,短期持有后转让(一般是购入的随时可赎回的),对于转让收益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
回复:亲爱的学员,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 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 号)第一条、第二条解释,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属于利息或利息性质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税。纳税人购入基金、信托、理财产品等各类资产管理产品持有至到期,不属于金融商品转让。
导读:理财收益的增值税怎么入账?大家都知道个人买卖金融商品是无需缴纳增值税的,但是企业的理财投资收益该怎么做账,是很多人都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会计学堂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在下文中给出相关的介绍,希望你们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理财收益的增值税怎么入账?
借:银行存款
利息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其他流动资产
企业购入理财产品后,未持有至到期,而是转让,毫无疑问,需要以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6%的适用税率或3%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计算缴纳增值税.
但如果企业购入理财产品后,持有至到期获得的收益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呢?很多人认为这不属于金融商品转让,因此无需缴纳增值税.但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财税【2016】36号,就会发现,在'贷款服务'的解释中是这样描述的,'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持有金融商品期间获得的利息,需要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换言之,企业购入理财产品后,无论是转让还是持有至到期,其转让差价或利息收入都需要缴纳增值税.
公司投资理财产品怎么做会计分录?
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银行存款
到期收回本金及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投资投资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理财收益的增值税怎么入账?这个问题的答案会计学堂已经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整理完毕了,大家看完后如果有任何的疑问,欢迎前往会计学堂的官网咨询专业的老师.
导读:理财收益的增值税怎么入账?大家都知道个人买卖金融商品是无需缴纳增值税的,但是企业的理财投资收益该怎么做账,是很多人都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会计学堂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在下文中给出相关的介绍,希望你们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理财收益的增值税怎么入账?
借:银行存款
利息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其他流动资产
企业购入理财产品后,未持有至到期,而是转让,毫无疑问,需要以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6%的适用税率或3%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计算缴纳增值税.
但如果企业购入理财产品后,持有至到期获得的收益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呢?很多人认为这不属于金融商品转让,因此无需缴纳增值税.但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财税【2016】36号,就会发现,在'贷款服务'的解释中是这样描述的,'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持有金融商品期间获得的利息,需要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换言之,企业购入理财产品后,无论是转让还是持有至到期,其转让差价或利息收入都需要缴纳增值税.
公司投资理财产品怎么做会计分录?
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银行存款
到期收回本金及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投资投资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自己的存款利率跑不赢通货膨胀,自己在银行的资产在无形中变为了负值。所以学会理财就十分重要了。
步骤或流程
1
对于低收入者也可以有自己的方法进行理财,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所以理财对每一个都很重要。
2
先要对自己的收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看看自己平均下来比较固定的收入,然后将其支出的类型分类,比如自己的生活费、交通费、食宿费等。
3
理财要有一定的战略眼光,不能一味的随大流。要有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看该从事哪个方面的理财手法。比如投资房产、股票、基金等。
4
对于每个月的财务都要有个计划,要学会坚持每月都存下来一笔钱,每个月可以存的很少,但长期坚持下来就会很有帮助。
5
不断关注着大环境的金融市场和自己身边的市场,拥有灵敏的嗅觉,才会不断的进行财富积累,而理财也能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问:您好!
1、企业购买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结构性理财的利息收入,是否都要缴交增值税?
2、如果缴交,是依据哪项法规、税目、税率缴交?(我司是一般纳税人)
3、怎么区分是存款利息或是金融商品投资收益?
厦门税务答: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第一条的规定,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资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资性售后回租、押汇、罚息、票据贴现、转贷等业务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因此,贵司持有保本收益类金融商品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应按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根据《关于明确金融 房地产开发 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规定:“一、《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第一条第(五)项第1点所称“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是指合同中明确承诺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资收益。而获得存款利息的存款人到银行存款,无需签署相关投资协议。
----------biu~biu~biu~我是分割线--------------
更多财税信息请关注公众号:hunt稅事(huntshui)
素材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接洽删除
现在大多数的人都会把自己的资金做出划分,一部分用于日常消费,另一部分用于投资理财。那么用于投资理财产生的收入,需要缴纳税吗?
理财收入是要交税的,但是像国债、地方债、非保本收益理财产品等获得的理财收入是免征收的。通过购买股票获得的股票分红收入,则属于《个人所得税中》的“利息、股息和红利”,根据相关规定,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20%的税率。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股票转让获得的收益,属于财产转让的应税项目。目前,国家对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是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
低收入者,平时生活本来就比较清苦了,如果不再好好地规划好自己仅有的一点收入,生活就会更坏。那么,收入底该如何理财呢?
步骤或流程
1
每个月的工资基本都是固定的,如何把有限的工资计划安排使用好呢,每个月的工资收入使用时要有所计划,不然,前期把钱用完了,以后么办呢?
2
不要看到周围的朋友或同事尽享名牌,自己也心动。消费都是要钱的,别人有钱有别人的活法,自己搞清自己的情况。
3
现在各大银行都有不少的中长期理财投资产品,可适当进行购买。这对于长期规划来说也是一笔收入,不要看不起。
4
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要随便地买。平时上街的时候也要注意克服自己的欲望。
5
很多商家处理打折商品时,可以用更低的价位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无形中就节约了一笔钱。
6
买东西要货比三家,学会砍价。这是当代生活当中的一个基本技能,不要当斧子。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大家也都慢慢的有了投资的想法,从简单的投资黄金,到现在的炒房投资,理财投资等等,现在还有的开始把目光放在了保险上面了。
1. 养成强制存储的习惯。理财要具备基本的额控制力,省不下钱的人一定要养成强制储蓄的习惯,每月设定自己的支出账单警戒线,控制在范围内,拿出工资的一部分强制储蓄起来。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笔不小的财富。另外要能够坚持记账,每部分花销了解清楚,每月定期查看账单,对不合理的花费作出调整,有助于养成更好的花费习惯。
2. 学习理财知识。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认识,并通过长期储蓄积累一定的本金,便可以把这部分钱用于投资理财。银行存储的利率较低,可以分配小部分资金。其他闲置资金可以用于收益稍高的理财产品,比如p2p等,获取更高利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学习理财知识,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理财产品和信息都在不但更新,我们要及时了解新情况,发现新机遇。
3. 做好长远规划。要对自己的财富状况有一个长远规划,将每一笔可支配的资金都针对需求拆分为几部分散配置。例如,一部分用于存储,以备不时之需,一部分用于投资获取较高收益,一部分购买保险,为生活提供保障。
4. 分散投资。各种理财产品的优势不同,适合的人群也不尽相同,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同时注意分散投资的重要性,不同种类理财产品的分散和同一种类不同平台的分散等,真正做到降低风险性。
「导读」近期,嘉兴市税务局对嘉兴某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理财收入未纳税行为做出了行政处罚。
税案概要
一、处罚事由:
你单位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购入交通银行“蕴通财富定期型结构性存款(黄金挂钩)理财产品,2023年度取得利息收入(不含税)合计3200301.36元(其中1月434958.9元、4月605835.62元、6月832191.78元、7月560958.9元、11月766356.16元);2023年度取得利息收入合计(不含税)2054758.91元。
你单位在购买并持有上述理财产品期间取得的收入未按照贷款服务申报缴纳增值税,经计算少缴”贷款服务”收入增值税297456.24元。
二、处罚结果:
对你单位少缴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行为处少缴税款百分之六十的罚款196966.92元。
来源:嘉税二稽罚[2022]49号
小编税语
面对处罚决定,企业认为购买的理财产品是一种投资行为,在财务核算上通常将其视作短期或者长期投资,这样取得的收益就只考虑企业所得税的问题就行,无需考虑增值税。企业的说法是正确的吗?
当然不是!
贷款服务是指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资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资性售后回租、押汇、罚息、票据贴现、转贷等业务取得的利息即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通过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属于金融商品买卖行为,视同销售贷款服务行为,是需要缴纳增值税的。
所以,在实务中,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行为的定性,切勿按照自我想当然的方式去处理税收问题。一步走错,可能满盘皆输。
--end--
版权声明:未经本号授权同意,其他任何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本号作品著作权,包括但不限于:擅自复制、链接、非法使用或转载,或以任何方式建立作品镜像。转载请联系编辑。如获转载授权,发布请注明出处,不得擅自修改文章内容。
怎样通过做羊汤做理财收入?
工具/原料活羊场地食品材料方法/步骤1第一步,选择办公场地,一定要选择人员尤其是办公,社区人员密集的场所设定办公场所。
2第二步,原料一定要选择上等好的原料,羊一定要选择好的。
3第三步,选择好的食品制作辅料,一定要做好的食料,尤其是好的安全卫生的辅料。
4第四步,做羊汤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老汤,一定要把老汤熬好,好的老汤胜过好的肉。
5第五步,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财务和好的主厨,把握好食材和进出入账。
6第六步,搞一些好的回馈客户的小活动,可以给客户发一些,水果,赠菜等。
要交税的人羡慕不交税的人,是因为心疼钱,不交税的人羡慕交税的人,是因为,工资居然高的都可以交税了!工资低的人也莫要惊慌,除了死工资,我们还有第二招——理财,来实现财富的增长。
投资理财产品种类众多、纷繁复杂,但是银行理财收益太低、信托门槛太高、私人借贷风险太大。相对于传统理财来说,还是p2p投资有其难以令人抗拒的魅力所在。
p2p网贷理财收益需要交税?
如果现在众易贷小编告诉你,你在p2p网贷平台投资理财的钱,也需要交税,你心里作何感想?你愿意不?
律师表示,按照法律规定,p2p理财收益需要缴税。《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是个人拥有债权而取得的所得,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借款和各种债券利息以及其他形式取得的利息。其中特别规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的个人所得税。具体来讲,p2p网贷属于民间借贷行为,民间借贷的合法利息收入需要缴税。
p2p网贷理财收益需要交税?
律师认为,按照监管要求,p2p平台是信息中介,不负责发给投资人收益,不属于扣缴义务人。因此,合法利息收入的缴税应由投资人自行申报。
但是我们国家还没形成公民自觉纳税的习惯,所以一般是采用代扣代缴。按照法规来说,p2p网贷行业就应当由借款个人或企业为投资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问题是借款人非常分散,而且通常不知道投资人的数量和详细信息,实际操作中做不到代扣代缴。只有平台对借款和投资数据是完全知晓的,所以要最终实现代扣代缴还需要平台的技术支持才行。
要缴多少呢?
个税法规定,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收益*20% 。
p2p网贷理财收益需要交税?
那为什么现在没有征收?
虽然个税法规定了纳税的范围,但具体缴纳什么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缴纳,平台要不要进行代扣代缴,需要有关部门制定行业具体的缴税细则。所以,即便是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也涉及税收与税务筹划的基本问题,大家脑子里不要松了这根弦。
p2p网贷理财收益需要交税?
附:淘宝购物小妙招投资p2p,简直帅呆了!
p2p投资和淘宝购物的规则很类似,用你在淘宝购物总结的小妙招去投资p2p,你会发现控制风险、获得收益,其实没有那么难。网购时我们会选择皇冠淘宝店、天猫旗舰店、高评分的店。同理,选择p2p平台,也是要选择靠谱、透明、口碑好的。以下的几条信息,都可以直接从p2p网站上或者通过电话咨询了解,是加分项:
1、背靠大山,由银行、保险、基金公司或者知名企业投资。
2、成立时间较长,或者投资人和高管团队在业内已从事该行业多年。
3、在第三方评级机构上排名靠前。
4、风控流程上,借款项目来源是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经过第一次调查,网站再根据自己的模型进行二次管控。
5、主动披露业务相关信息,每月发布月报,持续半年以上。进入单个借款项目时,也可以看到齐全的个人信息、抵押材料等(出于隐私保护可能加马赛克)。
p2p网贷理财收益需要交税?
世间万物都是相通的,你是不是想不到,原来淘宝购物的套路也能运用到p2p投资?生活中还有很多相似相通的地方,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一起探讨吧
众易贷有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分享,众易贷理财栏目给你的财富增长助一臂之力。
1、低收入要想理财的话,就必须要先预留足够的资金以备不时之需。而且你也要根据你收入的多少以及消费的多少来做好分配和规划。比如你的月收入只有3千元的话,你就可以预留出2500元用来消费和储蓄,剩余的500元就可以去进行理财。
2、而大家还需要注意,低收入人群不适合去投资那些高风险的理财产品,所以建议选择收益稳定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会更好。像国债、货币基金等,就是很适合低收入人群的理财产品。而余额宝里就有不少货币基金产品,还有理财通,都是不少初入理财的人会选择的。
3、而当你的理财收入达到一定的效益,并且财富也积累了一些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进行一些风险投资了,不过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程度做好高低风险合理分配。
其实低收入也可以理财的,不过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收入,毕竟投资理财都是有风险的,所以需要谨慎投资。
收入不高如何规划做到量入为出,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免受“负债危机”呢?步骤如下:
前提或条件
工资合理规划
步骤或流程
1
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收入,首先,努力增加收入。就是“开源”。
2
合理规划利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很重要,注意“节流”。
3
按1:2:3比列把钱分成6份。“1”份保证自己的日常基本开销如不够请从“2”份中提取,但是提取的钱不能多于2份中的钱。“3”份但是用来支付房租月供等大项支出,如有结余请分配到“2”份之中,“2”份存起来。
4
这样每月就有部分结余的钱了,哪怕再少也要存下一点,哪怕几百块,积少成多。
5
多学习赚钱的方法,努力控制购买不需要物品的冲动。
6
如果一定要添置物品,选择性价比高的,遵循买一物代替“旧一物”原则。
7
合理利用自己的积蓄继续投资规划。
》中提到过,该银行的西银安心双周盈,14天期,1万元起存,七日年化为-25.44%。西银安心周周盈,7天期,1万元起存,七日年化为-17.34%。这两款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大幅下跌曾引起财友的广泛关注。
至于招商银行的理财产品,豆瓣理财小组上到处都是声讨帖。有网友抱怨,自己才买了半个月,按照这个速度亏下去,一个月亏的钱连工资都挣不回来,什么玩意啊!
不仅是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的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也在今年饱受诟病。有财友反映,自己买了招行的15万大额存单,1年的收益才14.6元。
另一位财友反映,自己买了某银行结构性存款50万,到期利率却只付了0.01%,比活期存款还低。
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等固收类产品,股票基金等权益类产品的亏钱效应更明显。截止目前,2023年上证指数跌了12.97%,沪深300跌了19.96%,中证500跌了17.48%,创业板指跌了28.56%,科创50跌了30.03%,恒生指数跌了16.87%,纳斯达克100跌了30.48%,标普500跌了18.26%。有人指出,只要你今年的收益率达到2%,就超过了99%的基金产品。
所以,笨笨熊觉得大家在未来要降低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不亏钱就是赚钱。昨天,笨笨熊看到一位财经博主列出的《人生负面清单》,排在第一的就是高息理财,其次是犹豫买房、存款创业、醉心炒股、乱加杠杆、大病一场、突遇意外、遇人不淑、中年离异、子女败家、老人瞎作。
今天就说到这里吧,欢迎粉丝大大和朋友们与笨笨熊互动交流,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
新收入准则下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及其纳税调整
彭怀文
现金折扣,是指为敦促顾客尽早付清货款而向客户提供的一种价格优惠。现金折扣的实质是企业为提前收回其卖方信贷资金而发生的代价,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因此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所以我国会计核算原本采用的总价法,在现金折扣发生时才将折扣额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现金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
现金折扣的表示方式为: 2/10,1/20,n/30(即10天内付款,货款折扣2%;20天内付款,货款折扣1%,30天内全额付款)。
一、现金折扣的税务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第一条第(五)项规定,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属于现金折扣,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
【解释】收入按照全额确认,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再按照“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没有对利率进行限制)。
二、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
(一)旧收入准则下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
无论是《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还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06版),都没有专门规定,实务中包括官方的职称考试、cpa考试教材中,都是按照全额法确认收入,在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再确认“财务费用”。也就说,在旧收入准则下,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是跟税务处理是一致的。
(二)新收入准则下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
财政部以财会〔2017〕22号文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版,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后,虽然新收入准则提到了“折扣”需要按照“可变对价”进行处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明确是否包含“现金折扣”,而且会计职称考试教材也没有及时更新,很多专家解释“可变对价”不应该包括“现金折扣”,也有人认为应该包括,因此存在较大争议。
最终,财政部会计司在2023年12月以回答的形式,对于该争议给出了官方意见。
问: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时,对于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在销售商品时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中关于可变对价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官方意见一锤定音:现金折扣需要按照可变对价进行会计处理。
1.什么是可变对价?
企业与客户的合同中约定的对价金额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会因折扣、价格折让、返利、退款、奖励积分、激励措施、业绩奖金、索赔、未来事项等因素而变化。此外,企业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将根据一项或多项或有事项的发生有所不同的情况,也属于可变对价的情形。
因为合同存在现金折扣条款,最终实际收取的对价金额是可变的,所以现金折扣也就是“可变对价”。
2.可变对价的会计处理
新收入准则第十六条规定:合同中存在可变对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期望值或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可变对价的最佳估计数,但包含可变对价的交易价格,应当不超过在相关不确定性消除时累计已确认收入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的金额。企业在评估累计已确认收入是否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时,应当同时考虑收入转回的可能性及其比重。
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重新估计应计入交易价格的可变对价金额。可变对价金额发生变动的,按照本准则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三、新旧收入准则下财税处理对比
单纯的会计准则条款解释起来很繁琐,而且空洞,下面以实物案例进行讲解。
(一)单次商品销售发生现金折扣在新旧收入下的财税处理
【案例-1】乙公司2023年9月1日销售一批商品,销售价格100000元(不含税价),税率13%,销售条件为2/10、1/20、n/30。买方于2023年9月9日付款,享受现金折扣2260元。
问题:分别按照新旧收入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与差异的纳税调整
1.旧收入准则下的财税处理
(1)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11300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元
(2)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110740元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 2260元
贷:应收账款 113000元
(3)税务处理与税会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
对于不满足在同一张发票上开具折扣金额的,税务上在增值税方面是不予认可的,增值税应按照收入全额确认。以下案例增值税雷同,后续涉及增值税的不再重复解释。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该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可以在税前扣除,因此无税会差异,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2.新收入准则下的财税处理
(1)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时,先确定现金折扣作为可变对价的最佳估计数。假设根据交易对手的一贯情况,确认的最佳估计是2260元(享受最高折扣)。
借:应收账款 11300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98000元
合同负债-可变对价 2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元
(2)收到货款时,买方在合同约定的10日付款,享受了2%的现金折扣。由于估计的“合同负债-可变对价”是不含税的,实际折扣是按照含税金额折扣的,因此差额可以计入“财务费用-现金折扣”。
借:银行存款 110740元
合同负债-可变对价 2000元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 260元
贷:应收账款 113000元
假如购买方是20日内付款的,只享受了1%的现金折扣,前面暂估的“合同负债-可变对价”就多了,在收到款项时就需要冲回并确认为收入。
借:银行存款 111870元
合同负债-可变对价 1000元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 130元
贷:应收账款 113000元
同时,冲回多计提的“合同负债-可变对价”:
借:合同负债-可变对价 100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元
假如前面暂估的“合同负债-可变对价”是按照1%暂估的,实际享受的却是2%,说明前面暂估金额少了,一样的需要在收到款项时冲减收入,会计分录与前述分录方向相反。
(3)税会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
按照前述的会计处理后,“主营业务收入”与“财务费用”,与税务上按照国税函[2008]875号处理存在差异,如表-1:
表-1
说明:主营业务收入,会计上确认金额只有98000元,税务处理需要确认应税收入100000元,差额2000元,需要纳税调增;财务费用,会计确认金额只有260元,税务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是2260元,因此需要纳税调减2000元。
上述表-1的税会差异该在什么表中进行纳税调整呢?
——估计很多人找不到地方调整的话,都通通地在“其他”中去调整了!
其实,那样是不对的!
第一步:先调整收入,就在《a1050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中调整,详见表-2:
表-2
说明:
①为什么要做“视同销售”处理与纳税调整?
有些人对此可能不是很理解!其实, a105010的填报说明说得非常清楚:“填报会计处理不确认销售收入,而税收规定确认为应税收入的金额”。按照新收入准则处理后,有现金折扣的收入就是折后金额,现金折扣部分会计处理没有确认收入;而税务处理,却是全额确认应税收入。当然,差额部分就应“视同销售”。
②“视同销售”的好处
“视同销售”后,增大了税务方面销售收入的数额,直接就增大了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限额计算的基数,对企业明显有利。
第二步:调整“财务费用”的税前扣除额以及“视同销售”,就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调整,详见表-3。
表-3
说明:由于现金折扣的“财务费用”可以直接扣除,没有利率限制,所以千万不要见着
a105000表有个“利息支出”的栏目,就在里面去调整。“利息支出”调整的是向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基本上都是纳税调增。
(二)跨年度的现金折扣在新旧准则下的财税处理
如果销售收入与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是跨年度的,又该如何进行财税处理呢?
我们下面把【案例-1】中时间稍微修改一下,变成如下案例:
【案例-2】乙公司2023年12月21日销售一批商品,销售价格100000元(不含税价),税率13%,销售条件为2/10、1/20、n/30。
乙公司在确认收入时,按照购买方历史数据,暂估购买方会享受最高2%的现金折扣;但是截至12月31日购买方未付款,乙公司重新估计购买方会享受1%的折扣。
1.旧收入准则下的财税处理
(1)2023年12月份全额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11300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元
(2)在12月31日前没有收到货款,除非有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需要计提坏账准备外,会计上不需要额外进行会计处理。
(3)由于现金折扣尚未实际发生,2023年度不能税前扣除,会计处理也没有确认,因此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一致,没有税会差异,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2.新收入准则下的财税处理
(1)2023年12月21日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11300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98000元
合同负债-可变对价 2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元
(2)2023年12月31日,重新估计了现金折扣发生的可能性,调整:
借:合同负债-可变对价 100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元
(3)税会差异分析
由于现金折扣尚未实际发生,会计没有确认,税务也不得税前扣除,二者没有差异;只有收入存在差异,详见表-4:
表-4
2023年度纳税调整:与【案例-1】一样,收入的税会差异在需要“视同销售”,通过《a1050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进行调整。
(三)年度累计已经发生的现金折扣在新收入准则下的税会差异与纳税调整问题
如果现金折扣按照新收入准则处理,全部已经按照可变对价处理,年度累计已经实际的现金折扣金额,其实对于期末可变对价的估计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与旧收入准则处理与税务处理相比较,影响还是存在的——就是导致会计确认收入金额会低于应税收入金额,同时会计处理因现金折扣确认的“财务费用”也会同等金额降低。
根据【案例-1】纳税调整的说明,对于已经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需要通过“视同销售”调增应税收入,同时通过支出类的“其他”栏调增支出,二者虽然一增一减,不直接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但是会影响广宣费限额扣除的计算基础,是对企业有利的。
本来很简单的一个现金折扣问题,结果因为新收入准则的实施,反而变得复杂了。
1、养成强制存储的习惯。理财要具备基本的额控制力,省不下钱的人一定要养成强制储蓄的习惯,每月设定自己的支出账单警戒线,控制在范围内,拿出工资的一部分强制储蓄起来。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笔不小的财富。另外要能够坚持记账,每部分花销了解清楚,每月定期查看账单,对不合理的花费作出调整,有助于养成更好的花费习惯。
2、学习理财知识。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认识,并通过长期储蓄积累一定的本金,便可以把这部分钱用于投资理财。银行存储的利率较低,可以分配小部分资金。其他闲置资金可以用于收益稍高的理财产品,比如p2p等,获取更高利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学习理财知识,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理财产品和信息都在不但更新,我们要及时了解新情况,发现新机遇。
3、做好长远规划。要对自己的财富状况有一个长远规划,将每一笔可支配的资金都针对需求拆分为几部分散配置。例如,一部分用于存储,以备不时之需,一部分用于投资获取较高收益,一部分购买保险,为生活提供保障。
4、分散投资。各种理财产品的优势不同,适合的人群也不尽相同,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同时注意分散投资的重要性,不同种类理财产品的分散和同一种类不同平台的分散等,真正做到降低风险性。
以上就是关于家庭月收入4000元怎样理财的内容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导读:理财收益的增值税怎么入账?大家都知道个人买卖金融商品是无需缴纳增值税的,但是企业的理财投资收益该怎么做账,是很多人都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会计学堂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在下文中给出相关的介绍,希望你们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理财收益的增值税怎么入账?
借:银行存款
利息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其他流动资产
企业购入理财产品后,未持有至到期,而是转让,毫无疑问,需要以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6%的适用税率或3%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计算缴纳增值税.
但如果企业购入理财产品后,持有至到期获得的收益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呢?很多人认为这不属于金融商品转让,因此无需缴纳增值税.但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财税【2016】36号,就会发现,在'贷款服务'的解释中是这样描述的,'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持有金融商品期间获得的利息,需要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换言之,企业购入理财产品后,无论是转让还是持有至到期,其转让差价或利息收入都需要缴纳增值税.
公司投资理财产品怎么做会计分录?
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银行存款
到期收回本金及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投资投资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12人
75人
41人
71人
50人
66人
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