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4篇优质的利润总额增值税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增值税为什么不计入利润总额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增值税是价外税,一般情况下,销项你可以从客户哪儿收取,进项你支付给了供应商,进销差交给了国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损益是没有影响的,所以不计入利润总额。
增值税就是对企业生产或销售商品增加价值的部分纳税。增值税有不重复交纳的特性,上道工序(企业)转来的成本已经交纳的那部分税金从本企业计算纳税中扣除,因此才有了应交增值税由销项税减去进项税的公式。
利润总额计算中减去的税收一般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增值税一般是不包含在里面的,这个和地方税收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一般地方税会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所以一般也抵扣了。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净收益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必背内容)
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必背考点
第一章 总 论
1、会计起源于人类的早期生产实践。
2、传统的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主要对外的财务会计,主要对内的管理会计
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4、货币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还有实物量度与劳动量度
5、财务会计的工作目标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借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6、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的其他职能有会计预测、会计控制、会计决策、会计评价。
7、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包括:第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第二,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8、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是:①确认②计量③记录④报告。
9、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有:①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②复式记帐③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④登记帐簿⑤成本计算⑥财产清查⑦编制会计报表。其中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起始环节,登记帐簿是中心环节,编制会计报表是最终环节
10、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在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的审查。
11、会计监督的其特点是:第一,主要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第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前监督;第三,会计监督的依据包括合法性及合理性两个方面。
12、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
13、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监督的具体内容,也叫资金运动,也叫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
14、资金运动包括:①资金投入:所有者投入和债权人投入②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购材料、提折旧、发工资、销售等等③资金退出:偿还负债、上缴税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15、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①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②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④资本的增减;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预算、方案、计划合同不属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6、款项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包括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外埠存款、存出投资款。
17、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基金、债券,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18、财物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固定资产。
19、债权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债务包括借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20、资本是指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中的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21、支出是指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以内、以外的支出,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22、财务成果是指经营活动的结果包括盈利或亏损,具体是指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
23、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出的合理假设。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4、会计主体是指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核算的对象范围。
25、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26、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因为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可能性或风险。
27、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28、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核算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9、在我国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帐的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30、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的含义是: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31、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请注意:实质重于形势原则的举例(融资租入)。谨慎性原则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还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得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如果企业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将被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处理。
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1、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2、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特点有: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②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③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
3、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其特点:①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承担的现实义务。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③能够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估计的经济责任,一般有确切的受款人和偿付期限。
4、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资产减负债的余额为净资产。
5、所有者权益按构成不同可以分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称为留存收益。
6、但必须注意,所有者权益与企业特定的具体的资产无直接关系,它并不与企业任何具体的 对应关系。
7、、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 收入是从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产生,它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但并非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都是企业的收入。(注意p35的例:投资)。
8、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产品的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和财务费用。
9、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但并非所有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都意味着企业发生了了费用。(p36的举例:抽回投资)。费用与成本的区别: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个会计期间.
10、利润的实现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亏损的发生则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减收益)—投资损失(减收益)。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没利得;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非流动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
11、会计计量主要由计量单位计量属性两个方面构成。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①历史成本;②重置成本;③可变现净值;④现值;⑤公允价值。
12、盘盈固定资产采用重置成本、购置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存货计价采用可变现净值、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
13、收入的表现形式:收入一般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一般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14、利润的表现形式:一方面表现为资产的净增加或负债的净减少,另一方面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亏损的发生,一方面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净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5、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
16、会计科目按提供和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按反映经济内容的性质即按其反映的会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17、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是:明细科目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它是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由财政部统一制定,而明细科目除会计制度规定的以外,企业可以根据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18、在会计科目表中,每个会计科目都有确定的号码,会计科目的第一位数代表会计要素的类别。
19、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是: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20、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应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账户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同时账户又具有一定的格式(即结构),而会计科目没有格式。
21、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分类,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两类;按经济内容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
22、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帐户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帐凭证编号、经济业务的摘要、增减金额、余额。
23、账户的那一方纪录增加,那一方记录减少,则取决于帐户的性质和经济业务的类型。
24、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25、账户应具备的内容有:①帐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②日期和摘要,③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④凭证号数。
16、通过账户记录的金额可以提供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额和期末余额四个会计核算指标。四个金额之间的关系式是: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称为四个金额要素。
13、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是:联系及区别:
联系:两者都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一个是项目,名称,一个是载体,方法,两者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性质相同.没有会计科目,会计帐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会计帐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区别:会计科目只能界定经济业务发生变化所涉及的项目,但并不能对其加以记录,即没有结构和格式,而会计帐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变化及结果的载体,因此,是有结构和格式的.
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
1、企业千变化的经济业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某个会计要素内部两个项目一增一减(取钱),会计等式保持恒等;②会计等式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增加(贷款),会计等式保持恒等;③会计等式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减少(还贷),会计等式保持恒等; ④会计等式右边的两个要素项目一增一减(借款转投资),会计等式保持恒等(注意每一种都要会举例)。
2、会计等最基本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故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它是会计的最基本等式,也是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会计的第二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它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绝对运动状态,故也称为动态会计等式
3、记账方法按记账的方式不同,一般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其特点是:①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分类纪录 ;②记录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 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4、世界上各国广泛使用的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我国于1993年7月1日起,所有企业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5、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
6、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7、资产类账户的结构:资产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账户的余额在借方。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8、负债类账户的结构:负债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负债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余额在贷方。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9、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类账户的结构相同。
10、收入类账户结构:收入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收入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期末无余额。
11、费用类账户结构:费用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费用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期末无余额
12、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期末通常没有余额,称为虚账户。
1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4、试算平衡是指根据会计基本等式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会计科目记录是否相符的过程,其方法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注意那三个公式能出选择题)。
15、如果所有账户在一定期间内借、贷方发生额合计不平衡,借、贷方余额合计不平衡,则可以肯定本期内记账和结帐有错误;而如果两者都平衡,则说明记账和结帐可能正确。但不能就此断定记账肯定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如:记账时重记或漏记经济业务、相互对应的账户都以大于或小于正确金额的数字进行记账、对应账户的同方向串户等。
16、、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帐户及其金额的记录。每一笔分录应包括的内容:①帐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②记账方向的符号,即借方或贷方;③记录的金额。
17、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①先借后贷,即借方在前,贷方在后;②左右错开;③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和多贷多借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文字要对齐,金额也应对齐。
18、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19、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贷方的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0、复合分录指由两个以上对应帐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分录。
21、复合分录是由简单分录合并而成的。但不能将没有相互联系的简单分录合并相加成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22、当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从那四个方面分析编制会计分录:①它涉及到那些会计要素 ②涉及到那些帐户;③设计的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④确定应借应贷帐户是否正确。
23、存在应借应贷关系的会计科目叫对应科目。
24、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帐户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帐户所属的明细分类帐户。总帐户与明细帐户平行登记要求做到:①凭证相同;②方向一致;③期间相同;④金额相等。
25、有关账户之间的应 关系叫作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 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26、平行登记结果使总账与其所属明细账之间在数量上存在着的钩稽关系是:
总账户的期初余额=所属明细帐户期初余额合计;
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帐户本期发生额合计;
总账户的期末余额=所属明细帐户本期期末余额合计。
。
第四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举例
一、现金
1、 现金的使用范围主要有 (1)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2)个人的劳务报酬;(3)颁发给个人的各项奖金;(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其他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库存现金的支出(如退休金等),(5)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库存现金的其他支出.
2、 库存现金限额,由开户银行核定,依据一般是企业3-5天的正常开支需要量,交通不便的企业可以适当放宽,但最高不超过15天的开支量。
3、企业现金收入应当当日送存银行。企业不得从本企业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这是坐支库存现金。
4、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写明用途,由企业会计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
5、现金管理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是:(1)钱账分管制度;(2)开支审批制度;(3)库存现金日清月结制度;(4)库存现金保管制度。
6、限额内的库存现金,当日核对清楚后,一律放入保险柜,不得放在办公桌过夜;单位的库存现金,不准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
7、备用金的管理可以采用非定额管理和定额管理两种方式。(定额备用金、非定额备用金的概念)
定额备用金:对经常使用备用金的部门核定定额,按定额拨付备用金,使用后、在报销时按照核准报销的金额付给库存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
非定额备用金:根据企业内部部门或个人的实际需要,一次付给库存现金,使用后持有关原始凭证报销,报销时财会部门根据其所预借的款项和应报销的金额进行清算,如有余款予以收回,若预借款不足,报销时则补足差额。
8、现金收入的核算以库存现金收入原始凭证为依据。(出纳收付现金的依据是:记账凭证)
9、常见的现金支出原始凭证包括:(1)借据,(2)工资结算单,(3)报销单(支出凭证),(4)差旅费报销单,(5)领款收据。
10、现金的序时核算就是现金的明细核算,“企业的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逐日逐笔登记,每日终了时结出余额,并同库存现金数核对,月末与库存现金总账核对。现金日记账必须是定本式账,一般采用三栏式账页。
11、现金短缺或溢余,当记入 “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
12、现金短缺中,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记入“其他应收款—应收库存现金短缺款(***)”或“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赔款”科目,扣除责任人赔偿部分后的金额记入“管理费用—现金短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记入“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科目,其余的记入“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科目。
二、 银行存款的核算
1、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由企业出纳人员专职办理。办理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必须按规定取的各种银行结算凭证和其他有关原始凭证。
2、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
3、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办理日常转帐结算和库存现金收付需要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它是企业的主办账户。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库存现金的支取,应通过基本账户办理。
4、一般存款账户是企业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帐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结算账户,该账户办理库存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库存现金支取。
5、专用存款账户是用于办理各项专用资金的收付。
6、临时存款账户是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的用户开立的结算账户。
7、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账户,不得在多家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8、企事业单位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实行开户许可证制度。不得为还贷、还债和套取现金而多头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出租、出借账户;不得违反规定,在异地开立存款和贷款账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10、银行结算方式主要有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支票、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信用卡和信用证等。
11、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适用于先收款后发货或钱货两清的商品交易,单位和个人均可使用。
12、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适用于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需要支付各种款项的单位和个人。银行本票按其金额是否固定可以分为不定额和定额两种。签发银行本票时根据需要填写金额,并用压数机压印金额;
13、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但最长不得6个月。提示付款期自商业汇票到期日起10日内。商业汇票按承对人的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由银行的汇票。其特点是:(1)适用范围___________。只适用于企业之间由于先发货后收款或双方约定延期付款的商品交易。(2)使用对象相对少。必须同时具备:一是在银行开立帐户;二是具有法人资格;(3)必须经过承兑;(4)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可以到银行办理贴现;(5)同城、异地都可以使用,而且没结算起点的限制。
14、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可以分为转帐和现金支票,现金支票既可以提取库存现金,也可以办理转帐;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帐,不能支付库存现金.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10天,在签收支票时内容要齐全,大小写金额要相符,签发现金支票必须符合库存现金管理的规定;不得签发空头支票;不得出租、出借支票。
15、汇兑分为信汇和电汇两种,信汇费用低,速度慢。
16、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办理托收承兑结算的款项,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因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托收承付结算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0000元,新华书店系统,起点为1000元。承付款项分为验单付款和验货付款两种。
17、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可以分为邮寄和电报划回两种,同城异地均可使用,不受金额起点限制。
18、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就是银行存款的明细核算,应该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每日终了时结出余额,并定期(一般是每月月末)同银行对帐单核对相符。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是订本账。一般采用三栏式账页。
19、其他货币资金包括企业的外埠存款、 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
20、采购资金存款不计利息除采购差旅费可以支付少量现今外,一律转帐,采购专户只付不收。
三、 存 货
1、存货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出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物质。具体包括原材料、包装物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外购商品。
2、常用的存货数量的盘存方法主要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两种。
3、实地盘存制:是指会计期末通过对存货进行盘点,以确定期末存货的结存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项存货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期末存活的总金额并到出挤本期已消耗或已销售存货的成本。其优点是:简化了存货的日常核算工作;缺点是:第一,不能随时反映存货收入、发出和结存的动态,不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情况;第二,容易掩盖存货管理中存在的自然和人为的损失;第三,只能到期末盘点时结转耗用或销货成本,而不能随时结转成本。所以实用性较差。适用于那些自然消耗大、数量不稳定的鲜活商品。
4、永续盘存制:(按课堂上总结的);其优点是:有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可以随时反映每一存货收入、发出和结存的状态;还可以随时反映存货是否过多或不足,其缺点是:存货明细账登记的工作量较大。
5、实地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都要盘点,但盘点的目的不一样,实地盘存制盘点的目的是倒推计算库存,永续盘存制盘点的目的是为了证实账实相符,只有在永续盘存制下才有可能存在盘盈与盘亏。
6、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入库前整理费用(整理中支付的工、费、必要损耗,并减去价值),购入物资应负担的其他费用。
7、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其他可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归集,期末进行分摊。对于已销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销的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8、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存货的计价对企业损益的计算有直接影响(其表现在:①期末存货计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相应减少;②期末存货计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相应增加;③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相应增加;④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相应减少);第二,存货的计价对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计算有直接影响;第三,存货的计价方法的选择对计算缴纳所得税的数额有一定的影响。
9、实际成本计价方法下存货发出的实际成本,可以选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批进货前库存存货成本+本批进货成本)÷(本批进货前库存存货数量+本批进货数量);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金额+本期收入金额)÷(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
9、先进先出法下在物价持续上升时,会使生产成本偏低,存货成本偏高?
10、个别计价法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存货计价。
11、材料收入的凭证主要有:收料单、入库单及退料单;材料发出凭证主要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
领料登记簿、销售发料单、配比发料单。
12、在按实际成本计价下购入材料尚未入库,应计入“在途物资”,材料已入库应计入“原材料”
13、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材料已验收入库,而发票账单未到时,一般情况下为了简化手续,月份内可以暂不进行总分类核算,只在材料明细分类账中登记收入数量;但如果月终认为收到发票账单,应暂估入帐,下月初用红字将暂估价注销,待发票帐单到达后再按实际成本入帐。
14、.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应设置的账户主要有“材料采购”、“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
15、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的成本扣减__跌价准备_后的金额。存货清查通常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对于账实不符的存货,应当编制“存货盘点报告表”,经批准后,盘盈的存货,应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盘亏的存货,在减去过失人或_保险公司的赔款和残值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四、 固定资产的核算
1、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2、固定资产同时满足第一,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二,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3、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可以分为:生产经营用,非生产经营用,租出固定资产(经营性租赁方式下出租的),不需用,未使用,土地(过去单独估价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的房屋、建筑物价值内,不能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为自有固定资产)。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5、在我国会计实物中,固定资产的计价均采用历史成本。
6、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中应包括:买价、进口关税等税金、包装运输费、保险费、增值税,还应包括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
7、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确认的价值为其成本;
8、影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四个因素:第一,计提折旧基数;第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第三,折旧方法;第四,固定资产净残值。
9、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第一,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第二,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第三,法律或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10、固定资产在那两种情况下不提折旧:第一,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第二,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帐的土地。
11、企业以融资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经营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以融资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经营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应计提折旧。
12、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1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折旧。
14、已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调整已计提折旧额。
15、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 、工作量、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五、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1、职工薪酬是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合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的薪酬,以及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职工薪酬中的“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福利、将企业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2、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健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即辞退福利、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3、辞退福利是指:第一,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时,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第二,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利选择继续在职或受补偿离职。
4、非货币性福利的确认:企业以其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产品或商品的公允价值,计入有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将拥有的住房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具受益对象,将其资产应提的折旧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确认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六、 往来款项的核算
1、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产品、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2、商业折扣是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是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手段。买卖双方均不需在账上反映,它对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没有影响。
3、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鼓励客户提前偿付货款而向客户提供的债务扣除。
4、应收账款价值的确认有两种方法:总价法净价法。
5、在总价法下,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是未扣减现金折扣前的实际售价,把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视为为了尽快回笼资金而发生的理财费用,在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6、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地损失,称坏账损失。
7、企业的应收款项符合哪几个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①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②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③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如:债务单位还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
8、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主要有:余额百分比法、帐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
9、根据企业会计制定规定,采用哪种方法由企业自定。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中予以说明。
10、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大于“坏账准备”科目地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小于“坏账准备”科目地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当期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的余额为零,应将本帐户的余额全部冲回。
11、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①应收的各种赔款②应收的各种罚款③存出保证金④备用金⑤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12、根据备用金的管理制定,备用金的核算分为定额备用金和非定额备用金两种情况。二者的区别是。
13、其他应付款包括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应付租金、出租或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应付及暂收其他单位的款项、应付职工统筹退休金。等。
七、 长短期借款的核算
1.企业的借款按其流动性或偿还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的利息作为财务费用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利息分期支付或预期一次支付且数额较大,可采用预提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但数额较小,不可用预提的方法,而在实际支付利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长期借款”帐户核算长期借款的借入、应计利息、汇兑损益和偿还本息。
3、长期借款产生的借款费用,会计准则规定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款的,应当专门借款当期实际所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为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
4、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与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5、安排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构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应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本的成本,在所购建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
6、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八、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全部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2、所有者权益的性质:第一,从实质上,看所有者权益只是一种剩余权益。从法律角度看,负债的要求权比所有者权益的要求权优先实现;第二,所有者权益是一种权利,根据多数国家公司法规定,投入的资本在企业终止经营前不得抽回;第三所有者权益具有长期特性,它并不存在确切的、约定的偿付期限;第四,从构成看,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既是企业实收资本的唯一来源,也是企业资本公积(溢价或超面值投入资本)的最主要来源;第五,计量的间接性,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是通过计量资产和负债来计量的结果;第六,所有者权益的核算与企业组织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3、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联系:二者同属于“权益”。二者的区别是:①性质不同②偿还责任不同③享受权利不同④计量特性不同⑤风险和收益的大小不同。
4、股份制企业接受无形资产投资的额度以不超过注册资本20%为限。
5、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财产评估价值、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资本公积等。
6、资本公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留存收益是企业在历年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净利润的留存额。在我国留存收益主要由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组成。盈余公积是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企业计提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8、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法定盈余公积的计提的标准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任意应余公积的计提标准是企业自行决定。
9、外商投资企业的盈余攻击包括: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
10、盈余攻击的用途: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股本、发放现金股利和利润。
11、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润。
九、 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点第一是企业日常活动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产生; 第二,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产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第三本企业的收入只包括企业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企业的收入分为销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
4、企业确认销售收入的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5、收入的取得表现为①增加资产②减少负债③增加所有者权益。
6、收入一定能增加所有者权益”这句话中说的收入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仅指收入本身的影响,而收入扣除相关成本与费用后,则可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减少所有者权益。
7、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8、销售商品收入“企业取得的收应同时满足的条件有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④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⑤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9、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商业折扣,则应当按照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收入金额。(注意: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的区别)
10、一次就完成的劳务,或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在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确定的金额为合同或协议的总金额;若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别属于不同的会计年度,且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对该项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以下的条件:①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②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③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的确定;④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11、企业确定提供交易的完工程度的方法有:①已完工作的测量; ②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 ③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12、在资产负债表日不能对交易的结果作出可靠估计,应按已经发生并预计能够补偿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成本;如果预计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不能得到补偿,则不应确认收入,但应将已经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
7、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予计量原则:①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8、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
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出租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房地产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等。
9、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的特征是:①费用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费用会减少企业的资源。(企业对外投资或购买固定资产所引起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作为企业的费用处理,而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的成本。)②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分派库存现金股利,也发生里经济利益的流出,但不是费用。)③费用和产品成本并不是同一概念。费用是按时间归集的,而成本是按产品对象归集的。
10、费用按照经济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产品成本项目分为①直接材料、 ②直接人工③燃料和动力、④制造费用。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期间费用包括①管理费用②财务费用③销售费用。制造费用是指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 、机物料消耗 、劳动保护费等。
11、管理费用是指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公司经费(包括行政款里部门的职工薪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公司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咨询费、矿产资源补偿费、 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12、销售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①保险费、②包装费、③展览费和广告费、④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以及为销售商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13、.在实际工作中确认费用的方法有:①按其与营业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②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③在支出发生时直接确认。
14、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利润一般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部分。
15、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成本。
16、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净利润=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17、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收入,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认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18、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19、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但小企业仍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
20、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 +纳税调整增加额 –纳税调整减少额。
21、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记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的薪酬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等),以及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款_、罚金等)。
22、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前五年内的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23、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企业本年实现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
24、企业每年实现的净利润,首先弥补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①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②提取任意盈余公积,③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25、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额已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26、如果企业发生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也可以用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弥补。
27、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不能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前,不得向投者分配利润。
第五章 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2、会计凭证的作用:① 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②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③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3、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4、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证。
5、原始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是会计资料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证明文件。6、原始凭证按取得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如:发票)
4、外来原始凭证都是一次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
5、自制原始凭证,简称自制凭证,它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 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常见的有收料单,领料单 等)。
6、只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抵扣联上记录的进项税额才能在购方作为“进项税额”列账。
7、凡是不能证明经济业务已完成的文件和证明,如 、 、 等,都不能作为会计凭证,也不能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8、未经对方签字章,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凭证或不具备凭证基本内容的白条,也同样不能算作会计凭证。9、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类,可以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10、一次凭证是指一次填置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如收料单)。累计凭证指在一定时期内多次记录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如限额领料单)。汇总原始凭证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反映经济业务相同的若干张原始凭证,按一定标准填制的原始凭证。累计凭证是多次有效的原始凭证。*如工业企业用的限额领料单就是典型的累计凭证。
11、原始凭证按照格式不同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通用凭证指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凭证是指由单位自行印制、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工资费用费配表折旧计算表)。
12、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①原始凭证名称;②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③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④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⑤填制单位签章;⑥有关人员签章;⑦凭证附件。
10、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①记录要真实;②内容要完整;③手续要齐备;④书写要清楚、规范;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写“00” 或符号“—”、有角无分,分位写“0”,不得用符号“—”;大写金额一律用楷书或行书字书写。 大写金额前未印有“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写“人民币”字,“人民币” 字样和金额之间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到元或角为止的,后面要写“整” 或“正”字。⑤编号要连续。⑥不得涂改、刮擦 、挖补。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⑦填制要及时。
11、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审查。
12、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13、记账凭证按内容分类,可以分为:①收款凭证;②付款凭证;③转帐凭证。
14、收款凭证的作上角“借方科目”应填写“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付款凭证的有上角“贷方科目”应填写“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15、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收付业务,即从银行提取现金和将现金存入银行的经济业务,为了避免重复记账或制证,按规定只填制付款凭证,不填制收款凭证。
16、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既是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帐依据,同时也是出纳员收、付款的依据。 出纳人员不能直接依据有关收、付款业务的原始凭证来收、付款,必须根据审核批准的收款凭证收款或根据付款凭证付款,要在凭证上加盖“收讫”、“付讫”的戳记,以免重收重付。只有加盖“收讫”、“付讫”后的收、付款凭证,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17、转账凭证与收、付款凭证在格式上的主要区别是:转账凭证的左上角没有设置科目。
18、会计记账凭证按照填制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
19、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①记帐凭证的名称;②填制记帐凭证的日期;③记帐凭证的编号;④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⑤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帐方向;⑥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⑦记账标记;⑧所附原始凭证张数;⑨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出纳,制单,等有关人员签章。
20、记账凭证的编制基本要求中,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除结账和更正错帐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21、填制记账时若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已登记入账的记帐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与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若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22、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划线注销。
23、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有:①内容是否真实;②项目是否齐全;③科目是否正确;④金额是否正确;⑤书写是否正确。
24、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区别:①填制人员不同;②填制依据不同;③填制方式不同;④发挥作用不同。
25、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证从取得或填制起到归档保管止,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会计凭证传递的作用:①有利于完善经济责任制和进行会计监督;②有利于及时进行会计记录.
26、在原始凭证保管中规定: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使用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
22、严格遵守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要求,期满前不得任意销毁。
第六章 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帐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的纪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2、设置和登记账簿的意义:第一,提供系统、完整的会计核算资料;第二,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第三,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第四,进行会计分析的重要依据。
3、会计账簿与账户之间的关系是:帐户存在于会计帐簿之中,账簿中的每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帐户就无法存在。
4、账簿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序时账,是按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
5、序时账可以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称为普通日记账;也可以用来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称为特种日记账。在我国,大多数单位一般只设置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6、分类账簿是又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是根据总账科目开设账户,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提供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总括资料的分类账簿。
7、明细分类账是根据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开设账户,用来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提供比较详细的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8、备查账是用来记录某些在序时账和分类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不够详细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时使用的账簿。它不是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账簿,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如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委托加工材料登记簿等)。
9、账簿按账页格式分类,可以分为:两栏式、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账簿。订本帐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帐页散失,防止帐页被抽换.比较安全。其缺点是同一账簿在同一时间间只能由一人登记,不便于记账人员分工记账。适用于重要的具有统驭性的账簿。活页账的优缺点与订本帐相反。其适用范围:各种明细账。卡片账的优缺点与活页账相同。在我国,固定资产明细账是用卡片账。
10、按外形特征分,可以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账。(请注意各种账的适用范围)。
11、各种主要帐簿都应具备的基本内容:封面、扉页和账页。
12、账页的内容应包括:①帐户的名称;②登记账簿的日期栏;③ 记帐凭证的种类和号数栏;④摘要栏
⑤金额栏;⑥总页次和分户页次栏。
12、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的空格,一般应占格距的1/2。在登记账簿时如果发生隔页、跳行应当将空行、空页划线冲销或注明”次行空白””此页空白”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名或盖章。
13、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在“借或贷”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内写“0”。
14、各单位都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定本式账簿。
15、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同库存现金收讫有关的记账凭证,按照时间逐日逐笔登记,从银行提取现金的收入数,应根据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应逐日结出库存现金余额。将现金存入银行,在银行存款日记账中登记的依据是库存现金付款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最常见的格式是三栏式。
16、总分类账登记的依据和方法,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它可以直接根据记帐凭证逐笔登记,也可以根据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帐凭证登记。
17、明细账一般采用活页式账簿,也有的采用卡片式账簿。明细账的格式主要有:三栏式(只进行金额核算的帐户)、多栏式(成本费用类科目明细核算)、数量金额式(既要金额又要数量的帐户)和横线登记式(材料采购业务,应收票据和一次性备用金)等多种(请注意各种明细账的用途)。
18、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对账簿记录的正确与否进行核对工作。对账工作主要包括: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核对。
19、错帐的更正方法有:划线更正法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三种。
20、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记帐凭证并无错误,只是过账时不慎,纯属于账簿记录中的文字或数字笔误,应使用划线更正法。
21、红字冲销法,适用于:第一,在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金额有错误,导致账簿纪录错误,可以使用;第二,记账凭证和账簿纪录中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可以使用。
22、补充登记法,适用于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
23、结账就是在会计期末,将本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入帐以后,计算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24、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帐簿应每年更换一次。
25、年度终了后,会计账簿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1年。
第七章 账务处理程序
1、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
相结合的方式。
2、目前,我国企业、单位所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①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②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③汇总记帐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等级总分类帐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3、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帐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帐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这种账务处理处理程序的一般程序:①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⑤根据记帐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帐;⑥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总分类帐的余额核对相符;⑦期末,根据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这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账可以较详细的反应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其缺点是登记总分类帐的工作量较大。该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定期根据记帐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帐凭证,再根据汇总记帐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6、汇总记账凭证分为: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汇总转帐凭证。
7、汇总收款凭证是按库存现金科目、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分别设置,按与设置科目对应的贷方科目加以归类、汇总填列一次,每月编制一张。
8、汇总付款凭证,是按库存现金科目、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分别设置。
9、汇总转账凭证,通常是按每一科目的贷方分别设置。
10、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根据汇总记帐凭证月终一次登记总账,可以克服记账凭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总分类账工作量过大的缺点,大大简化了登记总分类帐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清晰地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查对和分析帐目,从而也克服了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所存在的缺点。其缺点是: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帐凭证工作量较大。该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11、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称记帐凭证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程序,它是根据记帐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其主要特点是:定期将所有的记帐凭证汇总编制成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要会编制科目会总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区别)。
12、科目汇总表处理程序优点:其编制和使用较为简便,易学易做,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可以大大减少登记总分类帐的工作量,同时科目汇总表还可以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在科目汇总表和总账中,不反映科目的对应关系,不利于根据账簿记录进行检查和分析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查对账目。其适用于经济业务量较多的单位。
第八章 财产清查
1、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一致的一种方法。
2、造成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有:①在收发财产物资时,由于计量,检验不准确而发生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②在凭证和账簿中,出现漏记,重记,错记或计算上的错误;③财产物资在保管过程中的自然损耗;④由于结算凭证传递不及时而造成的未达账项;⑤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而发生了财产物资的损坏,变质或短缺;⑥由于不法分子的营私舞弊,贪污盗窃而发生的财产物资的损失;⑦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造成的。
3、财产清查,按清查的范围分,可以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4、全面清查的特点:可以准确地掌握本单位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债券债务等的真实情况,但全面清查内容多,范围广,参加人员多,花费时间长;全面清查的对象:①货币资金;②财产物资;③债权债务。 全面清查一般适用于:等活动;①年终决算前;②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③开展全面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活动④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
5、局部清查的对象是流动性较强的资产; 一般包括 ①现金,应于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核对;②银行存款,每月至少应与银行核对一次;③存货,年内应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对于各种贵重物资,每月应盘点一次。④债权债务,每年至少同对方核对一至两次。
6、按财产清查的时间分,可以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定期请查的范围,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不定期清查的范围,可以是局部清查,也可以是全面清查。
7、不定期清查一般适用于:①更换财产物资、库存现金保管人员;②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损失;③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的检查;④进行临时性清产核资核资。
8、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对债务。
9、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有:①成立财产清查小组;②组织清查人员学习相关规定,掌握有关业务知识;③ 确定清查对象、范围,明确清查任务;④制定清查方案;⑤清查时本着先清查数量、核对有关账簿记录等,后认定质量的原则进行;⑥填制盘存清单;⑦根据盘存清单填制实物、往来账项清查结果报告表。
10、清查现金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确定库存现金的数额,然后与现金日记账核对。盘点现金时,出纳必须在场; 在清查过程中不能用不具法律效力的借条、收据冲抵库存现金。盘点后,应根据库存现金盘点结果,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并由盘点人员和出纳签章。“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兼有“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单”的作用,是反映现金实有数和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
11、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通过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帐单进行核对的方法。核对的内容包括:收、付款金额,
结算凭证的种类和号数,收入的来源,支出的用途,发生时间及存款的余额。
12、未达账项是指由于结算凭证传递在双方之间时间差,而造成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帐的款项。未达账项有以下四种情况:企业已收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帐;企业已付入帐,银行尚未付款入帐;银行已收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帐;银行已付入帐,企业尚未付款入帐。
13、如有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核对,如果没有错误,调节后双方的账面余额相等。
14、根据下列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某企业20004年4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2380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243000元。经核对,发现有以下未达账项:
1、 企业偿还宏达公司货款25000元已入账,银行尚未入账。
2、 企业收到销售货款35100元已入账,银行尚未入账。
3、银行为企业划转电费4900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入账。
3、 银行收到外地汇入货款20000元已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通知单,尚未入账。
银行存款调节表
项 目
金 额
项 目
金 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238000
20000
4900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243000
35100
25000
调整后余额
253100
调整后余额
253100
15、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主要采用余额调节法进行。余额调节法,用公式表示: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入帐企业尚未入账的账款-银行已付入帐企业尚未入账的账款=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入账银行尚未入账的款项-企业已付入帐银行尚未入账的款项。
16、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对账作用,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帐面余额的凭证。调整后余额是企业当时实际可以动用的存款数额。
17、财产清查的一般方法是指清查财产的实存数量和金额的方法。
18、实物的清查方法,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和技术推算法两种。实地盘点法适用于容易清点或计量的财产物资,也适用于库存现金等货币资金的清查。而技术推算法则适用于大量成堆难以逐一清点的财产物资使用。
19、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
20、一般来说,财产盘盈多是由于财务收发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流动资产盘盈一般应冲减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盘盈一般应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财产盘亏时,对于定额内合理损耗等应计管理费用,由责任赔偿部分应计入其他应收款;自然灾害等非正常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21、“清查结果报告表”、“盘点报告表”均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
第九章 财务报告
1、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2、财务报告的作用:为投资者提供信息,为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供信息,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
3、财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4、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简洁、报送及时、手续齐备。
5、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是一张静态表。其格式主要有:报告式帐户式。我国采用的是帐户式结构。
6、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包括标题、报表主体和附注三部分。
6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该表属于动态表。其主要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我国采用多步式。
第十章 会计档案
1、会计档案的具体包括:①会计凭证、② 会计帐簿 、③财务报告 、④其它会计资料。
2、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
3、定期保管的有3、5、10、15、25年,永久的有:年度(决算)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4、保管3年的是月度财务报告、5年的有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固定资产卡片账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15年的有凭证类、账簿类,25年的是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3、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机构保管1年。 。
4、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查阅或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5、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券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到其他为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为止。
6、会计档案按工作性质可以分为公司会计档案、企业会计档案、预算会计档案。
7、会计档案的分类方法有年度-机构分类法、年度-形成分类法。第二部分分录结构
一、待处理财产损溢
(一)盘盈财产
1、批准前
借:原材料、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注意固定资产盘盈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现金)
管理费用( 存货)
(二)盘亏财产:
1、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原材料、库存现金、固定资产
2、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其他应收款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库存现金
(一)现金的收入
借:库存现金
贷:有关账户
(二)现金的支出
借:有关账户
贷:库存现金
(三)备用金
(1)预借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差旅费—××
贷:库存现金
(2)报销
①节约
借:库存现金
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差旅费—××
②超支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差旅费—××
库存现金
(四)现金的清查
1、盘盈
(1)批准前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
营业外收入
2、盘亏
(1)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2)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三、银行存款
(一)银行存款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有关账户
(二)银行存款支出
借:有关账户
贷:银行存款
四、其他货币资金
(四)存出投资款
1、划入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银行存款
2、投资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3、转回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
五、存货
(一)按实际成本计价
1、收入
1)货款已支付或以开除商业承兑汇票,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其他货币资金
应付票据
2)货款已支付或以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材料尚未验收入库。待材料
到达后,再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其他货币资金
应付票据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1)材料已到,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也已到达,但由于企业的银行
存款不足暂未付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2)材料已到,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未到
①月末按照合同价格或计划价格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②下月初,冲回暂估入账价格
借: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③发票账单已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收票据
2、发出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二)清查
1、盘盈
(1)批准前
借:有关账户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2)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盘亏
(1)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有关账户
(2)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
原材料-残料
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六、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取得
1、外购
(1)不需要安装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2)需要安装
①购入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②支付安装费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③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2、接受投入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
1、计提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
(三)固定资产的处置
1、账面价值转入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核算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核算出售的收入和残料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4、核算保险赔偿
借: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结转净损益
(1)结转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2)结转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七、应付职工薪酬
1、确认计提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八、往来款项
(一)应收账款
1、一般情况(含商业折扣)
(1)提供劳务或销售商品以及代垫的费用未收回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2)收回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含有现金折扣的应收账款
(1)提供劳务或销售商品以及代垫的费用未收回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2)收回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
(二)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冲减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4、坏账收回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三)应收票据
1、取得票据和收回到期票款
(1)取得票据
①收到偿还债务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②提供劳务或销售商品以及代垫的费用未收回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到期收回票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2、转让票据
借:在途物资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收票据
(四)其他应收款
(1)预借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差旅费—××
贷:库存现金
(2)报销
①节约
借:库存现金
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差旅费—××
②超支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差旅费—××
库存现金
(五)应付账款
1、购买商品、材料
借:材料采购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用银行存款偿付应付账款的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3、带有现金折扣应付账款偿还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4、应付账款的转销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六)应付票据
1、购买材料、物资
借:在途物资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2、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3、付款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七)其他应付款
1、发生时
借:银行存款
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2、支付或退回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营业外收入
银行存款
九、长短期借款
(一)短期借款
1、借入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利息的处理
(1)按月计提,按季支付
①前两个月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②第三个月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2)数额较小,按期支付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3、还本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长期借款
1、借入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本金
2、利息
(1)计提
借:财务费用
在建工程
管理费用
贷:应付利息或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2)支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3、偿还本金
借:长期借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
4、一次还本付息
借:长期借款—本金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十、所有者权益
(一)实收资本
1、取得
借: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2、变动
(1)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3)撤资
借:实收资本
贷:库存现金
(二)资本公积
1、资本溢价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股本溢价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三)盈余公积
1、提取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四)未分配利润
1、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2、发放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3、净利润
(1)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十一、收入、费用、利润
(一)收入
1、销售收入
(1)取得
借: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现金折扣
(1)销售实现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收回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
3、现金折让
(1)销售实现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发生折让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4)实际收到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4、销售退回
(1)发生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2)结转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5、其他业务收入
(1)实现收入
借: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结转材料和商品的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3)摊销无形资产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二)费用
1、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2、人工成本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3、分配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4、折旧费用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5、结转入库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6、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7、财务费用
(1)发生时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应付利息
(2)利息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8、销售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三)利润
1、资产减值损失
(1)发生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恢复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利润分配
(1)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3、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
1)营业外收入
(1)发生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
(2)结转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营业外支出
(1)发生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清理
(2)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4、所得税
(1)计提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交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5、本年利润(结账事项)
(1)结转收入收益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结转成本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3)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5)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6)发放利润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7)结转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会计基础》复习材料(三)必背的几个会计公式
一、会计基本等式
(一)会计恒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二)账户
1、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三)借贷记账法
1、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2、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3、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4、全部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5、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四)银行存款的清查
1、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账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账款
=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账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账款
二、会计核算等式
(一)存货发出成本
1、月末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
本月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
=月初结存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实际成本
2、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单价=
3、计划成本
存货成本差异率=
本期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二)固定资产折旧
1、固定资产净残值
固定资产净残值=
2、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
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
月折旧率=
3、工作量法
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4、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
月折旧额=
5、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率=
=
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三)商业折扣坏账准备计提
1、商业折扣
发票价格(实际成交价)=价目表价格-商业折扣
2、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
(四)长短期借款利息
1、年利息金额
利息=
2、月利息
月利息=
(五)法定盈余公积的计提
1、法定盈余公积的计提
法定盈余公积=
(六)利润的计算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七)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2、应交所得税=
(八)资产负债表
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期末余额-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预收款项=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期末余额
预付款项=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借方期末余额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期末余额
3、存货=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在产品±材料成本差异-存价准备
4、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期末余额-累计折旧期末余额-跌价准备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期末余额-累计摊销期末余额-跌价准备
5、固定资产清理:借+贷-
6、短期借款:直接填列(注意应付利息需单独反应)
7、应付职工薪酬:贷+借-
8、应交税费:贷+借-
9、实收资本:直接填列
10、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本年利润 平时
利润分配 年终
方向相同+方向相反-
利润总额计算中减去的税收一般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增值税一般是不包含在里面的,这个和地方税收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一般地方税会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所以一般也抵扣了,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净收益
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