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无忧网 > 公司运营 > 增值税
栏目

增值税如何体现中性(20篇)

发布时间:2024-11-04 热度:15

【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20篇优质的增值税增值税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增值税如何体现中性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增值税如何体现中性

【第1篇】增值税如何体现中性

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不打乱市场经济运行,即不改变人们对商品的选择,不改变人们在支出与储蓄之间的抉择,不改变人们在努力工作还是休闲自在之间的抉择。能起中性效应的税我们称之为中性税。中性税只能是对每个人一次征收的总额税—人头税,因为人头税不随经济活动的形式变化而变化,所以它对经济活动不会发生什么影响。但人头税由于课及所有的人,它可能会影响到纳税人家庭对人口多少的规划。所以,即使是人头税,在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是完全中性的。可以肯定地说,在现代社会,完全意义上的中性税是根本不存在的。

所谓中性税收是指国家在设计税制时,不考虑或基本不考虑税收对经济的宏观作用,而是由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政府不施加任何干预.增值税在税制建设中要遵循中性原则,以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

【第2篇】增值税商品销售收入

潍坊卓尔财税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工商财税行业。专业为企业提供注册公司、财务代理、工商代办、公司注销、商标注册、财务外包、财务咨询、税收筹划等一站式服务。携手卓尔财税,让您财税无忧!

我正在进行征期申报,请问申报增值税时的销售收入是否仅指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收入呀?

不是哦!申报增值税时的销售收入,除了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收入,还包括未开票收入、视同销售收入、预收的租金收入等。跟我一起来看一下吧!一、未开票收入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有些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企业,收取货款后,客户没有索要发票,但企业收取货款就应当承担纳税义务,应在增值税申报表中“未开票收入”中填报。

二、视同销售收入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二)销售代销货物;(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企业发生上述视同销售行为,例如将产品赠送客户,或者将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都要按规定进行视同销售处理,同时在增值税申报表“未开具发票收入”中填报。

三、预收款收入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第四项规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对于以上两种预收款收入,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如果发票尚未开具,就应该在增值税申报表“未开票收入”中填报。

四、稽查查补收入、纳税评估收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因此,企业除了申报开票收入外,还应申报稽查查补收入、纳税评估收入。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一中有“纳税检查调整”栏,企业被检查后如需自行更正申报增值税,可以在此栏中填列稽查查补收入。

本文来源:诸葛会税。

【第3篇】增值税明细账

导读: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怎么填?首先要搞清楚应交增值税有哪些明细,才能填入,企业的应交税费的科目登记确实比较繁琐,涉及的种类也比较多,像出口税、进项税、年末未抵扣税等。小编汇总了一些资料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怎么填?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应交增值税”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如下:

1、“年初末抵扣数”项目,反映企业年初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本项目以“-”号填列。

2、“销项税额”项目,反映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庆收取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销项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3、“出口退税”项目,反映企业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款。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出口退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4、“进项税额转出”项目,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项税额转出”专栏的记录填列。

5、“转出多交增值税”项目,反映企业月度终了转出多交的增值税。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6、“进项税额”项目,反映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项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7、“已交税金”项目,反映企业已交纳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已交税金”专栏的记录填列。

8、“减免税款”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减免税款”专栏的记录填列。

9、“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10、“转出未交增值税”项目,反映企业月度终了转出未交的增值税。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未交增值税”各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有关记录填列。

什么是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是反映企业应交增值税详细情况的报表,是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我国1993年税制改革之后,增值税实行抵扣税制和价外计征的办法。相应地,会计核算上,企业(一般纳税人)也需要设立“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及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等方面的内容。

【第4篇】转出未交增值税会计分录

增值税是税务系统里面,最重要的税种。对于企业来说,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增值税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也是异常复杂。具体来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专栏有6个,贷方专栏有4个。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进项税大于销项税怎么结转?

企业在月底出现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需要分为两种情况进行:

1、存在预缴增值税

企业将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进行结转。

这里结转的只是企业自己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不是企业自己实际缴纳的真金白银,是不能通过这样的会计分录进行结转的。

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需要牢记于心的!增值税的处理就是需要注意小细节!

举例说明:

虎说财税公司,在2023年3月获得的进项税额是90000,对外销售产生的销项税额是88000。另外虎说财税公司预缴的增值税是18000。

由于进项税额大于销售税额,同时还存在预缴增值税的情况。月末虎说财税公司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8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18000

另外,还有2000(90000-88000=2000)的留抵税额。

2、不存在预缴增值税

企业月底进项税大于销项税时,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只需要将多余的进项税额留底即可。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的进项税额不是企业自己实际缴纳的,而是企业购进商品获得的进项税额,那么只需要把多余的进项税额留到下期继续进行抵扣即可。

当然,企业要想获得进项税额,必须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小于销项税额时,应该怎么处理?

增值税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时,意味着企业存在应交未交的增值税。这个时候,企业需要把应交未交的增值税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贷方。

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这里需要注意,“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属于平行科目,彼此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且“转出未交增值税”也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专栏。

比方说,在2023年3月份,虎说财税公司对外销售产生了50000的销项税额,购进货物获得了36000的进项税额。

月底时,虎说财税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4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4000(50000-36000=14000)

2023年4月初,虎说财税公司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4000

贷:银行存款 14000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虎说财税

【第5篇】增值税申报表4a怎么填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39号规定从4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2023年3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5号),明确了新的申报表。

从5月1日开始实施。也就是新税率实施后的第一个申报期开始实施。

那么具体有哪些变化?变化的申报表如何填写?今天大白和大家一起系统的来学习一下。

文章涵盖了所有变化点,大家可以耐心看完,然后基本作为一般纳税人申报就无忧了。

1

附表一的变化

原16%所在栏次(1、2栏次)名称一一对应调整成13%的内容。

原第3栏“13%税率”栏次直接删除。

原10%所在栏次名称一一对应调整成9%的内容。由于第3栏删除,表格栏次上移,9%所在的栏次由4a、4b调整为3、4。

具体如下图展示:

调整之前的申报表附表一

调整后的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一

附表一调整的目的就是应对税率下调增值税的申报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5号规定,纳税人申报适用16%、10%等原增值税税率应税项目时,按照申报表调整前后的对应关系,分别填写相关栏次。怎么理解?大白以案例方式给大家说一下

1、4月1日后,纳税人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应税服务终止或者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按原税率开具红字发票以及申报表的填写示范。

2023年4月10日,大白公司收到一张供应商2023年3月20日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100,税率16%,税额16。财务审核发现发票名称开具有误,大白有限责任公司开成了大白公司。

发票直接退回供应商。

供应商4月收到退回发票后,直接在开票系统申请红字通知单并开具红字发票,金额-100,税额-16,同时开具一张正确的发票,金额100,税率16%,税额16。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4号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在增值税税率调整前已按原16%、10%适用税率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等情形需要开具红字发票的,按照原适用税率开具红字发票;开票有误需要重新开具的,先按照原适用税率开具红字发票后,再重新开具正确的蓝字发票。

供应商申报的时候也很简单,注意,为了方便展示过程,下面申报列明具体填写数据的过程。

其实就是把一正一负合并填写到对应栏次的13%栏次即可。

2、4月1日之前按未开票收入申报后,4月份补开16%、10%发票的增值税申报填写实例。

大白2023年3月发生了一笔应税收入,金额100,税率16%,税额16,由于无法取得对方开票信息,暂未开票,会计在4月申报3月增值税时候进行了未开票收入的填写申报。

注意:新申报表从5月开始实施,4月申报3月的还是旧申报表。

2023年4月20日,客户提供了开票信息,因为纳税义务时间发生在3月。这个时候应该给客户开具1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不是开13%。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4号规定,纳税人在增值税税率调整前未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需要补开增值税发票的,应当按照原适用税率补开。

那么4月补开16%的发票后5月如何申报呢?

申报表填写如下:

这里其实也体现了一个对应关系,那就是15号公告说的,16%的对于填写到13%栏次。

2

附表二的变化

1、附表二中农产品加计扣除栏次8a维持不变。

第8a栏“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将购进的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3%税率货物时加计扣除的农产品进项税额。该栏不填写“份数”“金额”。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39号规定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比如,纳税人购买的农产品,购买时取得增值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3%税率货物。

购进当期,按法定扣除率9%申报时候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第6栏“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栏。“税额”栏=农产品销售发票或者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9%

领用当期,1%加计扣除的部分需要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第8a栏“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税额”栏,如下图。

这个填法其实在2023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的时候,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9号确定下来的,一直就沿用到今天。

最早农产品扣除率13%,是没有这个加计扣除概念的,后面17年税率简并,13%并入11%,为了支持农产品扣除,在11%扣除率上加计扣除2%。

18年5月,税率下调,17%下调到16%,11%下调到10%,农产品扣除率也相应下调,以12%来扣除,填表还是分开填,2%部分单独填写到8a。

19年4月开始,税率再次下调,也就是这次,填表就按上面办法。

2、附表二中的第10栏项目名称调整为“(四)本期用于抵扣的旅客运输服务扣税凭证”;第12栏“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计算公式调整为“12=1+4+11”。

调整之前的申报表附表二

调整之后的申报表附表二

这里的变化主要应对两个新政策。

不动产分期抵扣取消

4月1日起,不动产分期抵扣政策不再执行,而采用一次性抵扣方式。

那么从4月1日开始取得不动产抵扣凭证,专票就填到相应的专票栏次,其他抵扣凭证就填到其他扣税凭证上去。原第10栏不再填写当期允许抵扣的部分。

保留第9栏次,这个第9栏次也仅仅为统计功能,其本身不计算到12栏中去,也不会过录到主表,仅仅是统计数据。

比如,大白公司2023年4月20日购入办公楼一栋,其中金额100,税额 9,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当然勾选确认。

这里取得的是专票,那么通过勾选确认后填写在第1栏、2、35栏次,同时第9栏“(三)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扣税凭证”。这栏的作用就是反映按规定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扣税凭证上注明的金额和税额。是一个统计数据,也需要填写上。但是这栏次不参与计算。

第12栏=1+4+11,这栏数据过录到主表去。

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抵扣

这个是配合增值税税率下降的一个优惠政策。为了统计客运运输服务的抵扣金额,在附表2的第10栏体现。

比如,大白公司员工小白2023年4月20日出差,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一张,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的进项税额:

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

「仅做展示,以文字表述为准」

这张铁路车票,可以抵扣的税额

=263/1.09*0.09=21.72

申报表如何填写?直接按照票面计算出可抵扣进项税后填写到8b栏次,同时填写到第10栏,本期用于抵扣的旅客运输服务扣税凭证中去。

为什么还要填写到8b?不直接光填10栏就行了吗?

其实和不动产抵扣填写9栏一样。这里的第10栏也是一个本期统计数据,不参与到抵扣计算中去,所以我们在抵扣不动产和购进的旅客服务都需要根据取得的相应扣除凭证填写到其他相应栏次去。

这里取得是铁路票,填写到8b其他去就行了。第8b栏“其他”:反映按规定本期可以申报抵扣的其他扣税凭证情况。如果取得是专票,那就填写到第1、2、35栏次去即可。

3

附表三的变化

将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中的第1栏、第2栏项目名称分别调整为“13%税率的项目”和“9%税率的项目”。

调整之前的申报表附表三

调整之后的申报表附表三

这块没什么说的,就是对应的税率调整引起的变化。

4

附表四的变化

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表式内容中,增加“二、加计抵减情况”相关栏次。

这个主要是应对新政策。自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政策)。

这个表怎么填写呢?这个表实际就是满足条件的纳税人统计记录用于加计抵减的表。

那些纳税人满足条件呢?

自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政策)。

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以下称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四项服务的具体范围按照《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印发)执行。

所以,你用不用填写这个表,你首先要去看看36号文,看看你有没有提供这四项服务,而且要看看在规定期间内,你提供的四项服务销售额有没有达到规定的比例,满足了,才有资格填写这个表,不然你就没资格填写这个表。

如果你判断自己满足,那么应在年度首次确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时,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前往办税服务厅)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格式如下:

大白公司是一家代理报关,提供36号文规定的现代服务中的经纪代理业务,假设提供的报关代理服务服务销售额比例满足条件。

2023年4月公司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100万,当期销项税120万,前期无留抵。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100*10%=10万

那么当期应交税额=120-100-10=10万。

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这里就是10万。

其实附表4的这个表格有点类似税控设备抵减的填法,它就是把我从一开始到最后加计抵减的进项税的过程用表格方式记录下来。

这个表填写后,如何进入主表最终实现少交税,这个里面还有第二步,那就是用第4列数据和每期申报的时候和主表进行比对,看能够抵减多少,能抵减的就填写到本表第5列去。

比如本期我销项减去进行120-100=20,和我可抵减数10比,我10完全可以全部抵减,那么第5列就全部填进去。

回到主表,主表没有专设一栏体现这个10,直接就含在第19栏里面,具体看图片解释。

又比如,4月公司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100万,当期销项税80万,前期无留抵。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100*10%=10万

那么当期应交税额=80-100=-20,留抵20。

所以10万的加计抵减计提数就不能实际抵,因为本身都留抵了,你还加计抵个啥。

只有计提了留下期。

再看主表

相当于计提的10没用,下期填写表格时候它自动跳到期初余额去了。

5

附表五的变化

取消了附表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五)》

这个表取消原因就是因为这次不动产分期抵扣政策的取消,那这个表如果还有期末余额怎么办?

很简单,因为从4月1日开始纳税人取得不动产就不会填写这个表了,那么截止到3月所属期增值税申报表附表5第6栏的期末余额,纳税人可以在4月所属期起一次性转入到附表2的8b栏次进行抵扣。

比如,截至2023年3月税款所属期,大白公司《附列资料(五)》第6栏“期末待抵扣不动产进项税额”的期末余额还有27961.16,可以自15号公告施行后结转填入《附列资料(二)》第8b栏“其他”。

所以这个余额27961.16,我们就把它填写到8b,实现在当期的抵扣了。

6

取消原《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少填一个是一个,这是好事。

最后来说说主表。

增值税申报表主表栏次维持不变,仅对第19栏“应纳税额”的填写口径进行了调整。这个主要是为了适应加计抵减的政策,具体案例可以看看本文第4点的内容,也就是如果能享受加计抵减,那么加计抵减的数据直接会体现在19栏次。

【第6篇】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本文以建筑业企业为例进行分析,其他行业依然可以参考。

a建筑公司2023年11月10日收到一笔工程进度款1090万,该工程是跨省工程(一般计税),应当在工程项目所在地预缴增值税(为表述方便,不考虑其他税费),当日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未扣除的分包发票含税金额545万元(票面税率9%),a公司的做法是由项目上自行办理预缴税额手续,财务部门收到预缴增值税完税凭证后开始记账核算:

收到预缴完税凭证时: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10(1090−545)/1.09×2%

贷:银行存款 10

月底结转预交增值税到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0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10

这里边省去了计提预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对结果似乎没有影响,但是,如果项目上没有及时预缴,财务见不到完税凭证,也就不能借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月末怎么结转“预交增值税”到“未交增值税”呢?又怎么去监督和发现项目上该预缴的增值税没有交呢?

因此,正确的会计处理应该是这样,

先计提预缴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0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10

收到完税凭证时: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10

贷:银行存款

如果月末“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有贷方余额,说明该预缴的增值税没有交,财务及时督促项目上去预缴,这样会计处理也能起到监督作用,也不会出现预缴增值税的账务数据与申报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月末“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相抵,实现了预缴增值税抵减应纳税额,抵减不完的可以无限期向以后抵减。

我们再分析一下不计提预缴增值税的税务风险

不计提预缴增值税,如果项目上及时缴纳了预缴增值税并且月底前将完税凭证及时传递给了财务且财务也记账了,基本没什么风险。但是,如果项目上没有及时预缴,或预缴了没有及时把完税凭证传递给财务,或者财务忘记记账了,就会出现账载数据错误的情况。依据这样的账务处理申报自然是错的。就算是申报可以通过制作计算表格的形式单独核算税金,也不能确保没有失误甚至计算的表格损坏丢失等异常情况出现,最后可能导致申报错了都没法查找原因。

所以,账务处理一定要按照会计规范操作,不要图省事自创规则,会计是研究税法的基础,这个基础如果本身数据不可靠,还怎么去研究税法呢?

来源:桃子讲税

【第7篇】计算增值税时要包括消费税吗?

计算增值税时不包括消费税,增值税是价外税,消费税是价内税。

价内税与价外税的区别是计算税款的时候计税基础中包含税款与否。

一个应税行为的价款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首先要按照适用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出不含增值税的价格,再用不含税价格分别乘以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和消费税税率计算出应缴的增值税税额和消费税税额。

【第8篇】2023年10月增值税申报

更多ipo专业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喜欢的也可以点赞。若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评论留言咨询ipo相关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最近,笔者在帮助一些企业开展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时发现,金融商品交易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常见的业务。值得注意的是,转让金融商品,可以差额纳税。但是,实务中个别企业在股票买卖过程中,忽视增值税的相关处理,不仅导致增值税纳税申报错误,而且造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不准确,引发系列涉税风险。

案例

甲公司为制造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证券投资业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23年7月,甲公司从证券市场购入乙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70万股,每股价格10元,另支付股票交易中发生的佣金、经手费和过户费等10570元。根据股票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甲公司将相应股票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2023年9月,甲公司转让上述股票15万股,每股成交价格9.5元,转让股票过程中发生税费3598元。2023年12月,出售剩余股票55万股,每股成交价格12元,支付交易税费16665元。企业所得税处理时,甲公司确认2023年度转让股票收益=150000×(9.5-10)-10570-3598+550000×(12-10)-16665=994167(元)。

甲公司向笔者咨询:假设不考虑附加税费,转让股票是否缴纳增值税?有何政策依据?如何纳税申报?

政策规定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金融商品转让,属于金融服务范围,指转让外汇、有价证券、非货物期货和其他金融商品所有权的业务活动。股票属于金融商品,当发生股票转让业务时,应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三)款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甲公司应以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对于转让金融商品出现的正负差,按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若相抵后出现负差,可结转下一纳税期与下期转让金融商品销售额相抵,但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金融商品的买入价,可以选择按照加权平均法或者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同时,金融商品转让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税务处理

在初始确认环节,甲公司2023年7月购入股票,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股票买入价7000000元,是未来转让股票收入抵减项。发生交易费用10570元,不计入股票买价。

2023年9月转让股票时,卖出价为每股9.5元,发生交易费3598元,不抵减股票转让收入,卖出价与买入价之间损失=(9.5-10)×150000=-75000(元),形成负差,将抵减以后期间转让股票收入。当月应申报缴纳增值税,同时在转让股票备查簿中登记亏损75000元。

2023年12月转让股票时,转让股票发生交易费用16665元,不抵减当期股票转让收入。应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12-10)×550000-75000]÷1.06×6%=58018.87(元),通过“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

甲公司转让股票未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导致多计利润。因此,应调减当期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额58018.87元。

纳税申报

经笔者核对,甲公司原申报2023年9月和12月增值税分别为85000元、120000元。

甲公司应先更正2023年9月所属期增值税申报表。具体来说,甲公司应在2023年9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的第5行“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6%税率”对应“未开具发票”第5列、第6列分别填报“销售额”1344339.62元,“销项(应纳)税额”80660.38元;第9列、第10列填报情况与第5列、第6列相同;第11列“价税合计”填报1425000元;第12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1425000元;“扣除后”项目第13列“含税(免税)销售额”填报0元、第14列“销项(应纳)税额”填报0元。

同时,甲公司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项目及栏次”对应“6%税率的金融商品转让项目”栏第1列“本期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价税合计额(免税销售额)”填报1425000元;第2列“期初余额”填报0元;第3列“本期发生额”填报1500000元;第4列“本期应扣除金额”填报1500000元;第5列“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填报1425000元;第6列“期末余额”填报75000元。

此外,甲公司应更正2023年12月所属期增值税申报表。具体来说,甲公司应在2023年12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5列、第6列、第9列、第10列、第11列与其2023年9月的纳税申报表填报情况相同;第12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填报5575000元;“扣除后”项目第13列“含税(免税)销售额”填报1025000元;第14列“销项(应纳)税额”填报58018.87元。

甲公司还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项目及栏次”对应“6%税率的金融商品转让项目”栏第1列“本期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价税合计额(免税销售额)”填报6600000元;第2列“期初余额”填报75000元;第3列“本期发生额”填报5500000元;第4列“本期应扣除金额”填报5575000元;第5列“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填报5575000元;第6列“期末余额”填报0元。

经更正申报,甲公司2023年9月无须补缴增值税,2023年12月应补缴增值税58018.87元,并补缴相应滞纳金。

来源中国税务报

【第9篇】增值税发票扫描识别

财务发票扫描识别ocr技术应用背景

服务器端发票识别ocr技术sdk是一款扫描仪和ocr识别技术结合的产品,针对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常见的表单、票据等纸质文档数据发票扫描识别的系统,利用ocr识别技术,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扫描识别,快速完成表单、票据的信息采集。

(财务发票扫描识别ocr技术软件技术-演示效果)

(财务发票扫描识别ocr技术-演示效果)

财务发票扫描识别ocr技术核心特点

财务发票扫描识别ocr技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印刷体:中文(简繁体)、英文、数字

2、手写体:中文(简繁体)、英文、数字

3、特定格式:日期型、金额型、流水明细等

4、其他:图像切片、红章检测等

财务发票扫描识别ocr技术识别速度

单张影像的识别速度小于 1 秒;

财务发票扫描识别ocr技术识别率

1、对于版面整洁的印刷字符的识别,正确率达99.96%

2、对于规范手写数字、英文的识别,正确率达98.5%

财务发票扫描识别ocr技术图像处理

1、方向自动反转

2、倾斜校正

文通技术支持:郑明辉:壹叁叁柒壹陆贰壹壹贰玖

【第10篇】消费型增值税是什么

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应纳税额时,除扣除中间产品已纳税款,对纳税人购入固定资产的已纳税款,允许一次性地从当期销项税额中全部扣除,从而使纳税人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全部外购生产资料都不负担税款。

【第11篇】理财产品要增值税吗

2023年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座谈会确认:“中税答疑按行为导航税法的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税收政策内容多、变化快、查询难的问题”,由此奠定中税答疑税法导航的专业地位。2023年、2023年国家税务总局和中税答疑联合开展“税法送万家”活动,2023年起,为全国200家税务局提供微信新媒体运维,成为中国唯一专做“税务内容服务”的大数据机构。

近年来,随着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很多有着充裕现金流的企业选择用闲余资金投资到理财产品方面,以期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那么,企业投资理财产品取得的收益一定要缴纳增值税吗?

近期,金程rfp小编在做纳税辅导时发现很多纳税人对该问题存在误解。接下来,小编就通过纳税辅导中遇到的案例,为各位纳税人讲讲投资理财产品取得收益的增值税处理。

2023年1月15日,甲公司购买a型号银行理财产品500万元,投资期限15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61%。甲公司与银行签订的a型号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协议规定,a型号的理财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性理财产品,投资到期后,银行不保证本金和收益,风险等级水平为中等风险水平。

2023年2月15日,甲公司又购买该银行的b型号理财产品300万元,投资期限104天,预期年化收益率3.3%。甲公司与银行签订的b型号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协议规定,b型号的理财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性理财产品,投资到期后,银行只保证理财资金本金不保证理财收益,风险等级水平为无风险水平。

甲公司将购买的上述理财产品均持有至到期,并取得了银行支付的预期年化收益。在增值税处理方面,甲公司认为取得的理财收益无需缴纳增值税。

那么,甲公司的税务处理是否正确呢?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 房地产开发 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第一条、第二条相关规定:

“ 《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第一条第(五)项第1点所称“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是指合同中明确承诺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资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属于利息或利息性质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纳税人购入基金、信托、理财产品等各类资产管理产品持有至到期,不属于《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第一条第(五)项第4点所称的金融商品转让。”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第一条第(五)项第1点相关规定:

“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

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资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资性售后回租、押汇、罚息、票据贴现、转贷等业务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融资性售后回租,是指承租方以融资为目的,将资产出售给从事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企业后,从事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企业将该资产出租给承租方的业务活动。

以货币资金投资收取的固定利润或者保底利润,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综上所述,甲公司购买的a型号理财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性理财产品,银行不保证本金和收益。因此,甲公司取得的该型号理财产品非保本收益,不属于利息或利息性质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税。甲公司与投资的b型号理财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性理财产品,银行只保证理财资金本金不保证理财收益,甲公司取得该型号理财产品收益为保本收益应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第12篇】代开普通增值税票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扰乱了发票管理秩序,是我国税务和司法机关重点打击的对象,实践中的虚开类型五花八门,笔者尝试就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争议较大的有货代开模式是否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进行论证分析。

一、张某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的法律分析

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之张某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重审案为例:张某强与他人合伙成立个体企业某龙骨厂,张某强负责生产经营活动。因某龙骨厂系小规模纳税人,无法为购货单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张某强遂以他人开办的鑫源公司名义对外签订销售合同。2006年至2007年间,张某强先后与六家公司签订轻钢龙骨销售合同,购货单位均将货款汇入鑫源公司账户,鑫源公司并为上述六家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共计53张,价税合计4457701.36元,税额647700.18元。

本案只是给出了张某强不具有骗取税款目的、未造成国家税款损失故而无罪的结论,但并未就该结论进行系统论述。笔者认为,张某强无罪的路径有三:

第一,张某强以他人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以该他人公司名义收取货款、开具发票,实际加工劳务由其本人完成,交易产生的税款由被挂靠方扣除、缴纳,其本人与该他人公司之间存在“事实上的挂靠关系”,而根据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39号文”)的解读第二条的规定“如果挂靠方以被挂靠方名义,向受票方纳税人销售货物,应以被挂靠方为纳税人。被挂靠方作为货物的销售方的提供方,按照相关规定向受票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适用“39号文”的规定”,不属于行政法意义上的虚开,也就无从谈起刑法上的虚开;

第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认定以“挂靠”有关公司名义实施经营活动并让有关公司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性质》征求意见函(以下简称58号文)规定“行为人利用他人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并以他人名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即便行为人与该他人之间不存在挂靠关系,但如行为人进行了实际的经营活动,主观上并无骗取抵扣税款的故意,客观上也未造成国家增值税款损失的,不宜认定为刑法第二百零五条条规定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本案中没有证据证明龙骨厂与鑫源公司签订了挂靠协议,但是龙骨厂以鑫源公司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收款、开票,符合58号文的规定,不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第三,龙骨厂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因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能丧失一些交易机会,通过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协商,以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收款如实开票,在这个过程中张某强要求他人开票的目的是为了促成交易的实现,鑫源公司开具专票后如实申报税款,受票方自然可以抵扣,张某强不具有骗取税款目的,国家税款也没有任何损失,故而不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二、如实代开定性分析

目前挂靠开票或者事实上的挂靠开票应属无罪争议不大,但其他类型的“如实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依然在实践中大量入刑,法院的观点也很混乱,比如2023年全国法院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王某再审无罪案(2021鲁刑再4号)就是将有货代开型案件再审改判无罪,而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154辑丁红某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2019京01刑终275号)则详细论述了 “代开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类推解释得出代开出罪的结论。

类型一:甲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以个人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收取货款后,找到税务机关向交易方开具发票;

类型二:甲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挂靠在乙公司名下,以乙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收取货款、开具发票,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挂靠费;

类型三:甲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并未挂靠在乙公司名下,但以乙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收取货款、开具发票,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开票费;

类型四:甲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与其他公司发生交易后,因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找到第三方公司,如实为其他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开票费。

对于第一种类型,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开具专用发票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甲公司的行为完全符合发票使用规定; 对于第二种类型,因“挂靠开票”合法化,不构成犯罪;对于第三种类型,最高法的复函对此进行了除罪化处理;目前重点是第四种类型在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第三方开票公司与受票方无任何交易,本不该开具发票,这种行为属于行政法意义上的虚开,但是否可以直接入刑呢,从甲公司找第三方代开的目的来看,其本意并非是为了自己或他人骗取税款,而是为了获取交易机会达成真实交易,从国家税款有无损失来看,受票方拿到进项票后进行抵扣,但第三方也进行了如实申报税款,那么国家税款同样没有损失。不能仅仅因没有挂靠协议或者没有以第三方名义进行交易即认定该行为入刑,刑法的穿透性要求必须研判这几种模式的实质区别,而除了形式上与模式上的区别外,其对于国家税款损失并无实质上的区别。

三、代开入刑之批判

入罪理由一:增值税遵循“征扣一致”的链条抵扣原则,即本环节纳税人未缴纳税款,下环节纳税人不抵扣税款。如果行为人在真实交易中没有缴纳增值税——如在进项中以不开具进项发票的低价交易,则国家并未基于该真实交易而征收到相应税款,这种情形下如果行为人在交易后以从第三方获取的发票进行抵扣,就将造成国家增值税税款损失。

入罪理由一之批判:在进项中以不开具进项发票的低价交易完全是不利于被告人的推定,《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销售额”,认定销售价格明显偏低的依据可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认定标准即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百分之七十,即使该交易价格低于市场交易价的百分之七十,依然可以有正当理由:小规模纳税人的成本以及对于利润的要求较低;特别是我们国家目前是以票控税,只要第三人丙如实代开,第三方开给乙公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价税合计金额就是甲乙之间的交易金额,从发票控税角度来看甲乙之间价格就是含税的,不会打破“征扣一致”的链条抵扣原则。

入罪理由二:对于无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资质的企业,通过主管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为法定途径,为了完成交易中的开票义务而不得不找其他公司为交易方开票的辩解无法律依据。

入罪理由二之批判:目前行政法意义上的代开除了税务局代开之外,还有挂靠代开的方式,模式三中的代开并不符合39号文的规定但依然进行了除罪化处理,故没有找税务机关代开不是入罪的理由,是否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依然要回归到骗税目的、国家税款损失上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税率为3%,主管税务机关只可以申请代开税率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受票方收取到这样的发票只能抵扣3%的进项税。那么交易第三方很可能就不会选择与小规模纳税人进行商品交易,因为税收成本将大大增加。

入罪理由三:对于开票方而言,正常情况下开票方应向国家缴纳总货款或服务款17%的税额,因此开票方会在交易中要求受票方缴纳税额,但其只收5%-10%左右的开票费远低于其需要实际缴纳的数额。现实中,开票方往往是不具有其他经营业务的空壳公司,并不会真实缴纳税款,在利用不正当途径获取开票费后会逃匿,客观上造成国家税款的损失。

入罪理由三之批判:首先,不能将5%-10%的开票费认定为税额,更不能将开票费与17%的税额之差认定为国家税款损失。国家税款损失应该要通过进项是否抵扣、销项是否申报进行判断,该5%-10%的开票费并不会进入国库,与国家税款损失无关;其次,挂靠开票也需要向被挂靠方支付低于17%税额的挂靠费,若以此种行为入刑,无疑挂靠开票也构成犯罪;最后,一般来讲代开发票来源有以下几种:(1)从上游虚开后向下游虚开,买票卖票;(2)从税务局领票后大量开票给他人,不缴纳税款;(3)向下游卖货不开票,将多余的票卖给第三方;(4)公司业绩不好,进项票远多于销项票;(5)开票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利用政策卖票赚差价,并非均为空壳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必须查明第三方开票主体是否将涉案发票申报,未 申报的原因是什么,行为人对此是否知情,是否存在明知他人逃税的故意,不能进行不利于被告人的推定。

有货代开型因为有真实交易发生,所以代开发票的行为并没有使受票方在实质增值额的范围内少缴税款,这种行为只是违规开具发票,不是刑法意义上的虚开。挂靠开票、以他人名义开票均不构成犯罪,也就是不具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类型四中的代开模式也并未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应该进行类推解释得出无罪的结论。

【第13篇】公司增值税

说到税收就不得不提我们国家的四大税种之一的增值税,增值税也是我们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增值税的范围非常的广泛,那么增值税到底是什么呢?今天联贝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增值税的定义:

从增值税的字面意思我们就不难理解,增值增值,肯定是商品有了增值后才会产生税收。例如你花100进了一个商品,然后200卖出去,那么100就包含了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税收计算原则来看,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等多个环节的商品增值或增值征收的流转税。实行价外税,即由消费者负担,只有当有增值时,才需要征税。如果没有增值税,就不会征税。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三个,包括一般范围: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加工及修理修配劳务。特殊项目:货物期货;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典当业销售死当物品业务;寄售业销售委托人寄售物品的业务;集邮商品的生产、调拨及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集邮商品的业务。特殊行为:视同销售,均要征收增值税。

以上就是关于增值税的定义和范围的解答了,希望对各位老板有所帮助。合理合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和公司应尽的义务,这样公司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第14篇】增值税免抵税额是什么

说到熊猫,我们会立即想起这憨态可掬的国宝

而在台湾,却习惯把它称之为“猫熊”

不过即便颠倒字序,熊猫萌萌的本质仍然不变

颠倒自序,内容可差别甚大,如“抵免税额”与“免抵税额”

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抵免税额”与“免抵税额”,不只是名字不同,内容亦是大相庭径。

到底这两个税额这么相像又有何不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抵免税额

概念:抵免税额是企业所得税法律概念。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抵免的应纳税额。

作用:抵免税额是用于计算企业所得税额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后的余额,就是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抵免税额

免抵税额

概念:免抵税额是出口退税法律概念。免抵税额就是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和提供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外贸企业出口增值税零税率的自己开发的研发服务或设计服务与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抵顶内销税额的部分。当期免抵税额是指当期免抵退税额减去当期应退税额之后的余额,其反映的是“免抵退税”企业当期从内销应纳增值税税额中抵减的那部分出口免抵退税额。

作用:免抵税额视同已征税额,是增值税调库的依据。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上级税务机关批准下达的“免抵税额”调整税收收入;当期免抵税额作为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基数。

1、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和提供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外贸企业出口增值税零税率的自己开发的研发服务或设计服务与出口货物的增值税免抵退税,依下列公式计算: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①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②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

免抵税额

2、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当期免抵税额×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

当期应纳教育费附加=当期免抵税额×教育费附加费率

当期应纳地方教育附加=当期免抵税额×地方教育附加费率

减税降费包括: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

【第15篇】企业所得税增值税

不太了解税务问题的老板们看看吧,别再冤枉操碎了心的财务了!

众所周知,企业的一切业务都跟税是有关联的,日常经营企业需要注意哪些税呢?

答案:增值税、附加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等。

增值税可以算是一个广义的范围,目前增值税的税率有免税、3%、6%、9%、13%等几个税率。每个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不一致。增值税有销项、进项之分。

小规模公司

免税:属于小规模公司政策,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国家对小规模公司实行免除增值税的政策,所以目前小规模公司如果是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话是免征增值税的。

3%税率:现在小规模公司也能够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了,专票票面上税率是3%(销项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小规模公司开了专票给一般纳税人公司的话,一般纳税人公司是可以抵扣3%(进项税)的税额的,而小规模公司就得缴纳3%(销项税)的税额,这部分没得抵扣也没得免税

6%税率:如果公司经营内容是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等,即可开6%税率的发票。如果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话,免税;如果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话则需要缴税了。

一般纳税人公司

9%税率:一般建筑行业的税率是9%,建筑行业一般纳税人公司不管开普票还是专票都要征9%(销项税)税率的,所以就需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进行抵扣再缴税。不然企业的税负率就很高了!

13%税率:销售公司大部分都是开13%(销项税)的增值税发票的,同理也是需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抵扣再缴税,避免税负率过高!

附加税则是由增值税的数值计算出来的,附加税是由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组成。税率分别是7%、5%、3%,目前有些地方的政策是完全减免附加税计征或者一半减免,最终还是得看当地税局的数据!

印花税的税率也不是单一的,看具体业务而定,签订销售合同、资产转让、技术合同等等。一般公司签订合同的税率是0.03%

企业所得税:很多人总是分辨不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两个税,企税是企业收入减掉成本费用后剩余的利润总额,算出来要缴纳的税。一般企税的税率是25%,中小企业企税是有优惠的。

个人所得税:简单地说只要有所得就得报个税,个税有五大项加计扣除,只要符合五大项要求,就能少缴很多税。另外企业的股东分红也是需要缴纳个税的

企业日常经营涉税的事项比较多,各行业的平均税负率其实并不低,所以很多不太懂税务的老板们总是认为公司的收入都缴税了。合理避税是有必要的,但该缴的税还是得缴。所以不要再认为财务拿着钱,不仅没帮公司创造利益,还要拿钱去缴税啦!

【第16篇】怎么验证增值税发票真假

一个企业需要发展,就要经营各种各样的业务,办理这些业务就要用到发票,发票是证明各类经济活动往来的重要凭证,没有发票的话,我们平时很多费用都很难报销。

我是一名助理,平时的工作就是要陪同老板办理各种业务,其中少不了的就是开具各种的发票用以费用报销,之前的时候,报销这些发票很简单,只需要我把发票提供给财务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出台了一项新规定,事情就麻烦了很多。是这样的,财务那边出台规定,所有经财务报销的发票必须自己验明真伪,提供证明才可以报销,本身我工作就多,平时开具的发票也多,如果真要一张一张去查验真伪,可真的是麻烦,于是我就上网查了一下怎么查验发票的真伪,网上给出的答案是去国家税务局官网上,税务局官网上面对发票都有记录,需要输入发票上面的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校验码、验证码才可以查验,耗时效率又低,正当我郁闷的时候,我发现了支付宝推出的发票查询小程序,上面有专用的扫码查询,还可以导出台账,一下子解决了我的大麻烦,如果大家需要也可用试试!

手机支付宝搜票大侠

进入小程序后,点击扫一扫,扫描电子发票上的二维码,一秒钟就能知道发票的真伪了。

【第17篇】会计利润包括增值税吗

利润表的税金及附加包括增值税吗?因为企业的增值税是属于价外税范畴,在企业经营上不会影响到利润,也不会在利润表中进行体现的.因此,小编老师认为企业利润表中并不会包含增值税以及增值税附加税的.关于增值税和利润表之间的相关介绍,小编老师都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阐述,希望你们来阅读学习.

利润表的税金及附加包括增值税吗?

不包含.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不在利润表中体现,销售商品确认收入时是不含销项税的,增值税只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核算.

税金及附加影响的是营业利润之前的损益,因此除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也是不包含在内的.

而像车辆购置税、契税、烟叶税、关税、耕地占用税等等都不计入税金及附加,而是计入资产成本.

什么是税金及附加?

税金及附加就是以前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用于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规定: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

利润表的税金及附加包括增值税吗?以上内容就是本期小编老师阐述的相关介绍资料,学员们应该知道利润表中并不会包含增值税的,因此税金及附加同样是不会包含增值税的,更多相关的介绍资料小编老师都会在上文中进行介绍,欢迎你们来本网站上进行咨询,这里有专业的会计老师给你们解答的.

【第18篇】土地增值税案例

【经典案例】某房开公司土地增值税清算案

一、 案情简介

2023年11月,b县地方税务局向已按核定征收缴纳土地增值税的xx房开公司送达了《土地增值税清算通知书》,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手续,但该公司未按要求办理清算。

2023年6月,b县地方税务局向该房开公司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7月,该房开公司向b县地方税务局提交了某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土地增值税清算税款鉴证报告》及相清算资料。

2023年3月, b县地方税务局下达了税务事项通知书(b税通﹝2015﹞01号),指出清算鉴定报告中“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价款扣除项目的成本分摊方式”和“开发成本均采取层高系数法进行分摊”不合理。5月,该公司不服向a市地方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b税通﹝2015﹞01号税务事项通知书并要求退税。

理由是对未达清算即采取核定征收方式预缴税款不符合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规定;对土地增值税清算成本分摊方法不予采信,没有说明依据和理由。a市地方税务局经复议撤销了b税通﹝2015﹞01号通知书并要求b县地方税务局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7月,该公司不服复议决定,以a市地方税务局为被告向c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2月,双方达成和解,该公司自愿撤诉。

2023年3月,b县地方税务局再次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b税通﹝2016﹞01号),同时下达《土地增值税清算结论通知书》。5月,该公司不服再次向a市地方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b税通﹝2016﹞01号通知书和清算结论通知书,要求退还多缴土地增值税。

主要理由是:被申请人依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以建筑面积法计算分摊扣除项目的方式确定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侵害申请人合法权益,应依据《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第二十一条规定,按照受益对象,分摊共同的成本费用。8月,a市地方税务局维持复议决定,xx房开公司不服,将a市地方税务局和b县地方税务局作为被告向d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2月,d区人民法院判决驳回xx房地开公司诉讼请求。

2023年1月,xx房开公司不服d区人民法院判决向a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5月,a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10月,不服该判决向a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被驳回。

2023年4月,向a市人民检察院提起行政检察监督申请,请求对a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提请抗诉;9月,a省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

二、处理决定及理由

1.2023年5月,a市地方税务局经过复议后决定撤销(2015)01号通知书,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理由是:通知书对申请人提交的《土地增值税清算税款鉴定报告》不予采信未说明法律依据和理由,也未告知申请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事项。

2.2023年12月,d区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xx房地开公司的诉讼请求。理由主要是:税务机关有权依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之规定以建筑面积确定土地增值税的分摊计算方法。

3.二审a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再审a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理由如d区人民法院。行政监督a省人民检察院任务不符合监督条件,不支持监督申请,理由是:xx房地开公司的计算方式于法无据。

三、 法律法规分析

1.税务机关对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是否符合规定有最终确定权。《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是授权性规定,有权按转让土地使用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计算分摊,也有权按建筑面积计算分摊。

2.纳税人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的计算方式是否合理由税务机关审核认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第二十一条第(五)项之规定,是税务机关对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的审核要求,而非纳税人据以确定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的依据。

3.对纳税人提交的鉴证报告未采信的应当告知理由。依据《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主管税务机关有采取适当方法对鉴证报告有关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核的权利,但未采信或部分未采信鉴证报告的,应当告知其理由。

四、 典型意义

1.土地增值税的核定征收管理方式和成本分摊扣除争议是引起诉讼的起因及焦点。2023年诉讼主要分歧在于对核定征收管理方式是否认同,2023年诉讼主要分歧在于是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规定以建筑面积法计算分摊扣除项目的方式确定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还是应根据《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第二十一条第(五)项之规定按受益对象不同合理分摊共同的成本费用后计算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因此,对土地增值税的成本分摊扣除和征收管理方式必须高度重视,否则容易引起纷争。

2.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应于法有据并符合法定程序。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因涉及的中央和地方法律比较多、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比较长、清算时实际情况又比较复杂。因此,对土地增值税纳税人的管理应遵循国家有关的税法的管理规定,如在纳税人未达到清算时对其采取核定征收管理并缴纳税款的方式并不符合现行税法有关规定。

3.对鉴定意见或专业问题可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发表意见。本案中邀请税务总局常年法律顾问、税收法律专家出庭就纳税人提交的鉴定报告及土地增值税的有关法律问题发表意见,一方面有助于对诉讼涉及的税收专业性问题作出更加明确、具体和权威的说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诉辨双方及司法机关对土地增值税相关法律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五、 相关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

2.国家税务总局《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国税发〔2009〕91号)第二十一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

3.贵州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问题的通知》(黔税发[2008]61号)、《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增值税核定征收率的公告(2010第3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5.《人民检察院行政诉讼监督规则(试行)》第三条、第五条、第九十三条。

六、风险提示

1.税务法律文书引用法律及规范性文件名称及条款必须要准确、具体。如本案中b县地方税务局税务事项通知书(b税通﹝2015﹞01号)引用的法律依据只有法律文件名称,未列明引用法律文件的具体条款和内容。

2.税务法律文书必须要符合程序要求、内容要完整。如本案中税务法律文书对申请人提交的《土地增值税清算税款鉴定报告》不予采信未按规定说明法律依据和理由,通知书也未告知申请人依法享的法律救济权利事项。

3.采取核定征收的方式征收土地增值税需慎重。根据《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和a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增值税核定征收率的公告(2010第3号)》的相关规定,只有纳税人在符合清算条件时,才实行核定征收管理。

文章来源:贵州省税务局

【第19篇】增值税零税率跨境应税行为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助力“走出去”企业腾飞,我国对37项跨境应税服务实行零税率或免税相关税收政策,为跨境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税收支持。

一、聚焦港口航运合作、海铁联运、智慧物流等议题的“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9月7日下午召开。税务部门介绍了相关跨境应税服务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

【政策规定】

境内单位提供国际运输服务、航天运输服务以及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研发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设计服务、广播影视节目(作品)的制作和发行服务、软件服务、电路设计及测试服务、信息系统服务、业务流程管理服务、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转让技术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政策。

“完全在境外消费”指的是:

1.服务的实际接受方在境外,且与境内的货物和不动产无关。

2.无形资产完全在境外使用,且与境内的货物和不动产无关。

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4.提供跨境物流辅助、邮政等服务免征增值税。

(二)提供跨境物流辅助、邮政等服务免征增值税

【政策规定】

1.存储地点在境外的仓储服务免征增值税。

2.为出口货物提供的邮政服务、收派服务免征增值税。

3.向境外单位销售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物流辅助服务(仓储服务、收派服务除外)免征增值税。

4.特定情况下国际运输服务免征增值税(包括:以无运输工具承运方式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以水路运输方式提供国际运输服务但未取得《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以公路运输方式提供国际运输服务但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或者《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范围未包括“国际运输”的;以航空运输方式提供国际运输服务但未取得《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或者其经营范围未包括“国际航空客货邮运输业务”的;以航空运输方式提供国际运输服务但未持有《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或者其经营范围未包括“公务飞行”的;符合零税率政策但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或声明放弃适用零税率选择免税的)。

5.提供其他跨境服务免征增值税(包括: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商务辅助服务免征增值税;标的物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免征增值税等)。

纳税人发生上述跨境应税行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办理免税备案手续后,再发生相同跨境应税行为,不需再办理备案手续。但纳税人应当完整保存相关免税证明材料备查。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后续管理中不能提供上述材料的,不得享受相关免税政策,对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应予补缴,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国际投资论坛是厦洽会的重点活动之一,将成为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的重要平台。税务部门表示,为促进“丝路”投资合作,根据相关规定,提供以下三类跨境金融服务也可免征增值税。

【政策规定】

1.为境外单位之间的货币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业务提供的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且该服务与境内的货物、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无关,免征增值税。

2.境内保险公司向境外保险公司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再保险服务,免征增值税。

3.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服务免征增值税。

三、此外,针对广播影视、自媒体等新兴投资热点,税务总局也明确,提供以下四类跨境文化类服务可免征增值税。

【政策规定】

1.会议展览地点在境外的会议展览服务免征增值税。

2.在境外提供的广播影视节目(作品)的播映服务免征增值税。

3.在境外提供的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服务免征增值税。

4.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且广告投放地在境外的广告服务免征增值税。

【第20篇】增值税不能抵扣的范围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应税服务、销售不动产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建筑物,无论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属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2)虽然取得合法的扣税凭证,但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和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进项税额是不能抵扣的。

非正常损失包括货物丢失、被盗、发生霉烂变质等管理不善损失。这些非正常损失是由纳税人自身原因造成导致征税对象实体的灭失,为保证税负公平,其损失不应有国家承担,因而纳税人无权要求抵扣进项税额。这里所指的在产品,是指仍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与产成品对应,包括正在各个生产工序加工的产品和已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者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产成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3)一般纳税人接受的旅客运输劳务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般意义上,旅客运输劳务主要接受对象是个人。对于一般纳税人购买的旅客运输劳务,难以准确的界定接受劳务的对象是企业还是个人,因此,一般纳税人接受的旅客运输劳务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4)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之所以不允许抵扣,主要是考虑它们的用途是多样的。以小汽车为例,它的用途可以是接送单位人员上班,也可以是临时装运货物往来于车间。这些用途,有些属于货物生产环节的一部分,可以抵扣,有些是属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不得抵扣。总的来说,其具体用途是难以划分清楚的。

原则上将应当对于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抵扣政策,但这不仅将税制变得复杂,还将带来偷税漏洞,增加税收管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税制的基本原则应从政策上减少划分的困难,从制度上堵塞漏洞,而不是在管理上制定详细的划分措施。因此,考虑到这些物品的消费属性更明显,本条明确规定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不得抵扣。

(5)交通运输服务已经作为改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交通运输服务按照11%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其购进的作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工具可以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增值税如何体现中性(2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本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